致丰工业电子集团(01710.HK)作为香港领先的工业电子零件及产品制造商,近年正经历从传统电子制造服务(EMS)向新能源领域的战略转型,在欧美市场需求疲软的背景下,通过产能全球化布局、新能源生态构建及产业链本土化策略,逐步实现业务结构的优化。
(梁德豪先生,集团首席财务官)
2024年,致丰工业电子集团录得全年收入约10.01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13.2%,主要源于欧美市场需求的下滑,欧洲及北美市场合计贡献总收益的94.4%,但欧洲客户销售额同比下降14.4%,北美客户销售额下降22.2%。在下半年,集团通过业务复苏扭转上半年亏损,实现全年净利润约860万港元,并恢复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2港仙。截至2024年底,集团持有净现金1.56亿港元,流动比率2.2倍,财务状况保持稳健。
欧美地区作为其主要市场,高利率、货币贬值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导致订单量收缩,经济活动放缓,智能售卖系统与开关电源需求显著减弱。为应对区域集中风险,集团加速开拓中亚、东南亚及中国市场。在中亚地区,集团依托“一带一路”提议,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Sinooil)紧密合作,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建设三座集成充电、储能、智能洗车及数码广告的示范充电站,并计划在乌兹别克斯坦布局电动无人驾驶重卡生产设施,构建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生态系统。东南亚市场则以泰国、印尼为重点,推进新能源业务落地。光伏储能业务方面,国内供应链整合与贴牌出口策略已启动,目标实现 10% 以上纯利。
数字化领域,AI技术被应用于广告业务,中亚充电站的综合广告平台旨在助力中国企业拓展当地市场。此外,集团计划在中亚推广新能源电商业务,探索多板块融合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集团已完成南沙、泰国、爱尔兰及英国的生产基地布局。泰国工厂在中美贸易战中未受影响,其对美出口相关商品时税率更有优势,因而成为关键产能据点,英国租赁工厂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服务本土客户。为应对2023年下半年的库存积压,集团启动去库存计划,在2024年第四季度基本完成清理,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预期回暖。
集团提出创建“大亚洲新能源业务圈”,整合中亚、东南亚及中国市场的充电基础设施、储能与数字广告网络。计划在香港及东南亚部署光储充一体化站点,并探索与电商、零售服务的生态协同。英国新产能投产后,全球化布局将进一步强化,以规避贸易壁垒并贴近终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