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变,空间随着时间也在变,不变的唯有真知灼见。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首页
财经
观察
参考
ESG
公告
市场
研究
IPO
周报
动态
推荐
首页 > 公司

稳健如磐,绿城中国(03900.HK)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

来源:真灼财经 时间:2025-04-01 10:22:21

字号

3月28日,绿城中国(03900.HK)发布2024年度业绩,并于31日召开业发布会。业绩发布会上,投资者、分析师及媒体就公司发展战略,投资规划、财务融资、营销策略、产品创新等方面,与绿城中国管理层展开沟通交流。

 

2024年,公司取得收入1,585.4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0.7%;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15.96亿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元。

 

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刘成云表示:2024年,绿城中国在董事会的引领及支持下,在管理层的力行与攻坚中,在员工的耕耘和开创中,市场销售占位稳中有进,产品力优势凸显,交付质量领先,品牌价值持续提升。成绩背后,要感谢全体股东的支持,让绿城形成了独特的行业竞争力。

 

面向未来,他分析道,房地产行业正经历市场格局、发展模式以及竞争要素的重构,这些基础性变数的改变,标志着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博弈、质量制胜」的新发展阶段。绿城将保持定力,坚守市场化机制,坚守「真诚、善意、精致、完美」企业文化,以变应变、持续三改,在行业换挡升级期着力把握结构性机遇,在由「量」到「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从「好」向「优」的能力提升。在新的阶段,中交集团的支持会越来越强,在中交集团的支持下,在各股东的全力协同下,在全体绿城人的共同努力下,绿城中国有能力从容应对市场变化,续写高品质发展新篇章。

 

营销稳步推进去化成果显著

 

2024年,绿城中国录得总合同销售面积约1,409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约2,768亿元,位列全国第三。自投销售金额约1,718亿元,权益销售金额约1,206亿元,权益比进一步提升至70%,自投销售及权益销售排名均上升至第六(源自克而瑞)。

 

公司精准调度销售策略,强力推进去化,取得显著成效。其中车位去化实现重点突破,车宅去化比同比提升7%至1.39倍,年内26个项目实现整盘车宅同步售罄。

 

公司持续巩固在核心城市的优势地位,一二线城市销售额占比达79%,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18个核心城市销售排名当地前五。高能级城市的集中布局为快速回款提供有力保障,销售回款率达104%,为公司积蓄良好的发展动能。

 

优化投资布局土储储量适宜

 

2024年,绿城中国坚持「做一成一」的投资要求和差异化投资策略,深耕核心城市,并狙击投资机会型城市。全年新增项目42个,总建筑面积约418万平方米,预计新增货值达1,088亿元,位列行业第四。其中,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达92%,北上杭货值占比达51%,进一步向市场安全区域集中。新拓项目平均权益比提升至79%,有效提升开发性能。

 

绿城中国新增项目高效转化,年内新增项目首开27个,占新增土储数量的64%,实现销售转化约325亿元,整体投资兑现度超过120分,有力保障公司底盘稳健。

 

得益于投资策略的坚定及有效落实,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46个土地储备项目(包括在建及待建),总建筑面积约2,747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76%,长三角区域货值占比60%,北京、上海、杭州等十大战略核心城市货值占比53%。

 

研发精益求精产品持续领先

 

绿城中国始终坚持以「最懂客户、最懂产品」为战略支点,不断升级产品力。2024年,公司连续3年实现三大机构(中指院、克而瑞、亿翰智库)产品力测评第一大满贯。

 

绿城中国参编行业标准《高品质住宅测评规程》,并发布行业首个「好房子」企业标准,与中国建科标准院合作发布3本高品质住宅技术图集,推动绿城产品的高品质落地。

 

绿城产品研发持续创新,全年完成58项创新课题,获得100多项国内外设计大奖。产品封装形成凤起系、玫瑰园系、月华系等引领型产品系,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苏州、义乌等城市持续打造标杆作品。

 

精进管理体系提升运营性能

 

2024年,绿城中国持续完善大型营运体系。项目从拿地到开工、首开及经营性回正周期分别缩短至1.7、4.7及12.3个月,持续保持行业第一梯队水平。

 

公司坚守质量交付底线,全年自投及代建板块如期完成共计241个项目的交付,交付约15.36万户,面积约3,060万平方米,其中约1,315万平方米提前交付,较合约平均提前96天。交付满意度达91分,同比提升2分,位居「202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交付力Top30」第一名(源自克而瑞)。

 

完善体系机制提升经营质效

 

绿城中国持续优化体制机制,治理机制更趋市场化,管理机制更精细化,年内优化92项管理制度,为业务高效运转提供坚实保障;深化落实业务委员会制度;考核激励机制有效激活员工能动性。

 

公司「集团-城市」两级管控模式进一步落实,两级管控单元占比81%。同时,公司积极从外部引进及内部培训核心岗位人才,优化团队人才结构,成功引进120多名核心人才,内部人才调动超过650人次,人才素质及分布更趋合理。公司人均性能持续提升,非营销人员人均在建面积超过12,800平方米,同比提升6.7%,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财务结构稳健融资渠道畅通

 

2024年,凭借优质的信用背景、稳健的业务发展以及精准的现金流管控,绿城中国财务稳健,债务结构持续优化,为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截至2024年末,集团总借贷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7%;一年内到期债务占集团总债务的比例为23.1%,维持低位。

 

集团境内融资渠道畅通,年内,在境内一级市场发行共125.31亿元债券(含公司债转售10亿元),包括90亿元的中长期无抵押信用债和35.31亿元的一年期供应链ABN,获得市场充分认可;二级市场方面,集团加强估值管理,二级债券收益率年初以来稳中有降,2024年10月至11月受市场影响出现一定波动,经迅速回购后回归正常水平。境外方面,集团年内完成8.2亿美元境外债务置换,并积极回购5.2亿美元债,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境外债务比例保持平稳,处于合理水平。

 

2025年2月,公司成功发行5亿美元三年期优先票据,为近两年来首笔中资地产板块美元债,重启中资地产美元债融资渠道,获市场高度关注及认可。

 

代建能力提升持续行业引领

 

绿城中国附属公司绿城管理(09979.HK)继续保持行业第一,市占率连续9年超20%,连续9年荣获中指院「中国房地产代建运营引领企业Top1」。2024年,绿城管理展现强劲的业务拓展能力,全年新签建筑面积约3,6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绿城管理合同总建筑面积约1.25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交付面积约1,656万平方米,占Top10交付面积的52%。

 

作为代建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绿城管理持续提升营销及产品能力,全维实景示范区2.0全面落地应用,购房者满意率高达91%,委托方满意率达96%。

 

「绿城+」集约发展取得多项突破

 

2024年,「绿城+」板块持续发展,建立产业生态圈,协同赋能主业。生活科技业务聚焦C端中高端家装市场,年内后加装业务合同9.7亿元;商用运营业务发布全新品牌「绿城商用」,实现杭州中心四季酒店、青岛GT Plaza等多个项目开业;康养服务的「大爱天下」和「绿城双慈」荣获「2024中国康养品牌十强」称号;小镇营运业务持续输出品牌管理,并蝉联「2024中国小镇运营商综合实力Top1」;未来数智业务,累计申请知识产权超150项,服务未来社区超500个,市场份额超40%。

 

践行ESG理念推动绿色发展

 

绿城中国秉持「绿色」与「健康」的绿色建筑长期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绿色建筑质量。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建设绿色建筑项目327个。年内新增绿色建筑认证面积约228万平方米,在建项目应用装配式技术比例近80%。公司积极践行环境与社会责任,推动扶贫、助学、养老、体育赛事等事业。透过「无郁中国行」活动,为约6.5万人次提供心理疗愈服务。公司积极参与安置房、共有产权房、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提升城市居住质量。

 

公司持续优化企业管治构架,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ESG 管治工作获得业界认可,国际评级机构MSCI给予ESG评级BBB级,稳居行业领先梯队;国内权威机构万得(Wind)给予ESG评级A级,位居行业前5%。同时,公司荣获「财联社ESG先锋奖」、「2024 ESG 治理卓越表现」、「2024中国房企ESG先锋企业」、「2024中国绿色低碳地产指数第一名」等多项荣誉。

 

展望2025年,绿城中国的可售货源聚焦高能级核心城市,结构安全。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抓溢价能力,强化整体经营兑现。预计自投项目可售货值约2,002亿元(不含2025年1月后新获取项目的当年可售货值),一二线城市占比达83%。

 

绿城中国将秉持初心,坚持「精耕致存、变革致进、创新致远、拼搏致胜」的理念,推动绿城「全质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微信扫码 > 右上角点击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