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陕西省领先的水泥生产商之一——中国西部水泥有限公司(02233.HK)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全年之全年业绩。
2024年,西部水泥面对严峻的经营环境,中国销售量较2023年减少 8.7%。海外方面,年内,莫桑比克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销售量分别较2023年同期增加 2.0%及 331.1%,而埃塞俄比亚的销售量则减少 0.7%。乌兹别克斯坦厂房贡献水泥及熟料销售约 440,000 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水泥及熟料的销售量维持稳定,为 2,000 万吨,较二零二三年录得的 2,050 万吨减少 2.4%。
由于年内中国水泥需求下降,陕西及新疆的平均售价亦一同下滑。集团继续实行效率提升和成本削减措施,在2024年仍能将成本维持于相对稳定水平。除莫桑比克、刚果民主共和国及埃塞俄比亚的利润率较高外,集团于2024年的整体利润率维持稳定。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维持稳健的现金流,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人民币 26.43 亿元,收入同比减少7.5%至人民币83.35亿元。由于整体水泥平均售价及销售量都有所下降,毛利减少 19.8%至人民币 19.74 亿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上升 48.6%至人民币 6.26 亿元,主要是受毛利减少、其他开支减少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增加的净影响所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 11.5分。董事会提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 3.4 分。
于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产能达 3,930 万吨水泥,包括二十一条新型悬浮预热器水泥生产线,在陕西省、新疆省、贵州省、非洲的莫桑比克、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产能分别达 2,170 万吨、350 万吨、180万吨、200 万吨、150万吨、630 万吨及 250 万吨。此外,集团骨料及商业混凝土总产能为 1,500 万吨及 1,240 万立方米。
总结全年业绩,西部水泥主席张继民先生表示:「2024年,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通胀高企以及复杂严峻的外部国际环境影响下,中国经济复苏较2023缓慢,集团经营环境严峻。幸而,由于非洲厂房贡献的利润率较高,即使受到中国平均售价较低的影响,集团仍能在2024年维持整体稳定的利润率。此外,集团年内成功落实效率提升及成本削减措施,使成本维持在稳定水平,这也是集团利润率维持稳定的另一重要因素。」
西部水泥继续致力达致节能减排的最佳行业标准并进一步开发环保方案。集团所有生产设施均采用新型悬浮预热器技术,亦是陕西省首间使用脱硫石膏及建筑废料作部分水泥产品原料的水泥生产商,且定期回收电厂的粉煤灰,以及回收钢铁厂产生的矿渣,作为加入其水泥产品的材料。集团于大部分生产设施安装余热回收系统。于2024年12月31日,二十一条生产线中有十六条已运营有关系统。该等系统有助集团生产线节省约 30%电耗,而每百万吨水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亦减少约 22,000 吨。位于陕西省、新疆省及贵州省的所有厂房均已完成安装脱硝(“De-NOx”)设备,使每吨熟料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减少约 60%,使集团厂房的 NOx 排放符合水泥业空气污染排放标准订明的新标准。此外,集团已透过窑首及窑尾除尘器的技术革新有效减少灰尘排放量,亦透过引入 De-NOx 喷枪及实施自动化技术创新,进一步减少 NOx 排放及氨水耗量。
年内,所有中国厂房于初步阶段已经翻新为田园式厂房,集团将进一步开发田园式厂房以符合环境政策规定。绿色石灰石采矿场项目(包括开垦土地及绿化矿场)已开始建设,以遵从环境政策。集团将继续推行绿化矿场项目,以减少日后开采期间对土地及矿场的污染,符合“边开采、边治理”的政府政策。
处于中国和陕西省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集团并不预期二零二五年的需求会有显著增加。预计基建需求会有合理增长,有数项新大型工程已经或将2025年动工,惟相信难有大幅增长。城市地区的物业需求及农村地区的需求应可维持平稳,因城镇化趋势持续推动农村市场的增长率。供应方面,集团预期价格于2025年将维持稳定,此乃因为政府施加更严谨环境政策导致供应有限所致。
在关中地区,在严厉环境政策下持续于淡季期间采取间歇错峰停产,预料仍会构成市场的重要面貌,此举应对平均售价有利。多项基建项目最近已经或预期于2025年动工,包括建设多条关中城际铁路、草堂工业区铁路货运专用线、多条高速公路、故县水库及阜平抽水蓄能水电站。陕南方面,鉴于仍保持合理的基建工程量以及供应有序,集团相信陕南市场的业绩可保持相对稳定。陕南多项基建项目最近已经或预期于2025年内动工,包括建设兰州至汉中至十堰高铁、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高铁、多条高速公路、恒口水库、兴平水库以及多个抽水蓄能水电站。集团预期2025年及往后若干基建项目将带来一定需求。
于2025年,新疆及贵州的业务预料会持续低迷,但集团预期贵阳厂房将继续受惠于其地理优势,二零二五年及往后其产量会继续较贵州其他地区为佳。
非洲市场方面,2025年莫桑比克总体水泥产能分布和基本格局与预计无重大变化,当前南部市场民用板块已趋于稳定,2025年的重点工作将放在水泥、熟料的中部及海外(南非、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销售工作中。集团预计销量能有所增加及平均售价可维持稳定。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集团预计,大湖厂房可以通过稳定的质素和较低的价格策略在2025年迅速占领市场。埃塞俄比亚目前对水泥的需求强劲。集团预见亚的斯亚贝巴、阿姆哈拉州及奥罗米亚州等地区将会展开多个重点项目,并相信随着该等长期需求增加,销量及平均售价将会双双上升。
产能发展方面,基于对非洲市场的战略布局考量,和对莫桑比克市场的长期看好。集团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于收购莫桑比克马普托(Maputo)省水泥厂后,现正在楠普拉(Nampula)省兴建一条采用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工艺的新生产线,年产水泥 150 万吨。此外,乌干达政局相对稳定,为东非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工业化,经济快速发展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未来水泥需求将持续增长。因此,集团对乌干达市场长期看好,现正在乌干达东北部莫罗托(Moroto)省兴建一条采用国际先进的新型二代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年产水泥 250 万吨的新水泥生产线,预计将会在2025年第四季开始投产。
展望未来,张主席总结道:「2025年,集团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持续提升经营质效。一是深入研判市场供求形势,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发挥公司品牌、保供、质量优势,稳固深化与大客户合作关系,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二是紧抓‘采购降本’的核心,巩固深化与供应商战略合作,提升原燃材料直供比例,总结替代燃料使用经验并推广,进一步压降采购成本。三是推行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优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四是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健全激励考核机制,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