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恒指 $恒生指数 (800000.HK)$ 在週四和五连跌两天,合共跌近千点,原因并非太难懂,就只是缺乏更多催化剂而已,巨头如腾讯 (700) $腾讯控股 (00700.HK)$ 、小米 (1810) $小米集团-W (01810.HK)$ 、美团 (3690) $美团-W (03690.HK)$ 大多数都已经出了业绩,即使业绩比预期好,股价都先高后低了。而不少个股亦处于高位,加大了高位集资的可能。恒指亦已到了25000点,连升了6000点当然未能突破则自然会有所调整。后市未必会大跌,但继续调整却很有可能,23410和22500会分别是两个黄金比例的支持位。
既然港股没太多东西可说,那麽就谈谈美股,美股可是“精彩”得多了。不足一个月时间,美股标普500指数 $标普500指数 (.SPX.US)$ 从高位下跌接近10%,回调的速度属历史罕见。数据显示,由1950至今,标指只有7次在不足一个月内从最高位下跌10%。当中最快的在2020年,仅用了6日就下跌10%,而其后一个月则再下跌14.7%。
另一方面,纳斯达克指数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IXIC.US)$ 亦出现一个罕见的连续4週下跌,每週下跌超过2%。自1970年以来,这种情况亦仅发生过7次。历史数据显示,在4週下跌后,纳指在接下来3週绝大部份情况下都下跌,并且在6个月内只有29%机率为正回报。
source from Twitter : alchemy_invest
如果看到上述数据,大概会非常担心,然而,其实笔者并未将数据完整呈现。好消息是,对于标指数从高位下跌接近10%的那项数据,其实就只有2020年那次的其后一个月会惨跌,其他的6次除了1998年继续下跌2.4%外,其馀的在其后一个月都上升了7%以上,如以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来计算更是一片向好,即使是惨跌的2020年也在12个月后大升27.9%。而对于纳指那项数据,虽然6个月内的数据十分不济,但以12个月去看则几乎全部都已收复失地,其中有3次更是大升20%以上。
因此,就数据来看,如果持仓时间至少12个月,那麽这会是一个不错的捞底机会。根据CFRA Research的数据,在过去24次股市从纪录高位下跌至少10%但又避免了熊市的情况下,平均需要8个月才能收复历史高位。如果大家真的因为上述数据而捞底的话,记住要保持耐性。
不过,华尔街有句俗语说:“This Time Is Different.”数据不一定每次一样,尤其是世界变化如此快,例如出现社交媒体后,股市亦比以往波动 (事实上这句俗语多用于讽刺那些每次都过份忧虑股灾发生的怀疑论者) 。我们可从美国局势进一步分析股市未来走向,看看这次是否真是一个长期买入机会。
在此之前,先要明白美股大跌的原因,原因虽然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但事实上也可以总括成一个词语 ──“不确定性”。自从特朗普当选以来,他和其团队频繁及激进的政治活动为投资者带来了不少疑问。首当其衝的是其关税政策,高调而且不分敌我地向不同国家徵收关税,使投资者担心这将对增长、通胀以及贸易造成影响。而特朗普的变幻莫测更让投资者的忧虑添上一片云雾,不久前特朗普在霍士新闻访问中说不排除衰退可能性,及后又改口说完全看不到这个情况。4月2 日美国将宣佈其对等关税计划,恰好特朗普在上週五又提到了该计划具灵活性,这又稍微降低了市场对该关税计划的担忧。不论怎样,直到一切明朗化之前,反弹大概不会太大。
除了关税政策外,由马斯克 (Elon Musk)领导的美国政府效率部 (DOGE)所进行的大规模裁员计画也是市场忧虑的主因之一。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儘管DOGE声称已节省超过千亿美元,美国联邦支出仍在持续攀升,仅上个月就创下6030亿美元的纪录。截至目前,本财政年度的前五个月,美国预算赤字已达到 1.15 兆美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财政赤字问题依然严峻。也就是说,DOGE现时的“大刀阔斧”根本无助节省联邦开支,因为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福利及债务利息过于庞大。根据联邦预算委员会新闻稿,本财政年度的前五个月,美国已借款 1.1 兆美元,相当于每天近80亿美元。美国债务已接近历史新高,利息支出也即将超过国防开支,达到3960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达到 9520亿美元。只要美国一直无法解决债务问题,赤字只会愈来愈大。而DOGE做了事却没见得有多大成效,那麽DOGE的裁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就会被市场放大了,担忧这些裁员可能很快导致失业申请激增,并削弱劳动力市场。
当然,凡事均有正反两面,特朗普的激进关税政策以及DOGE裁员等因素或加大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的可能,而这却可让政府向联储局施加压力,逼使联储局加大减息幅度。此举将反而有助减低政府利息支出,以及推高资产价格,利好股市。
如果逼使联储局减息才是特朗普最终目的的话,那麽长远来说,美股确实可以继续上升。不过,当一切未明朗化之前,大概美股也难以反弹太多,因此大家仍需密切留意局势的变化,可能短期都是"蛋糕熊"为主。而当美国真的步入衰退,减息会有多大成效,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免责声明
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本评论并非及不应被视为邀约、招揽、邀请、建议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投资决策之依据,亦不应被诠释为专业意见。阅览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完全了解其风险以及有关法律、赋税及会计观点及所带来的后果,并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投资是否切合个人的财政状况及投资目标,以及能否承受有关风险,必要时应寻求适当的专业意见。本人或其有联繫者并未持有本评论所评论的上市法团的任何财务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