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周三大指数震荡上行,恒生指数周升2.25%报16,729.89点;恒生科技指数周升4.85%,报3,549.84点;国企指数周升2.90%,报5,820.50点。
港股上周,生物创新药方面喜忧参半。3月13日晚,一份有关题目为《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的征求稿在市场消息面上流传,文件核心在于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全面促进创新药的研发、审批、使用和支付以及投融等关键环节。次日,中国生物科技ETF开盘后涨超10%(图1)。生物科技个股中,荣昌生物(09995.HK)全周周升25.45%,报27.60点;信达生物(01801.HK)周升8.39%,报42.65点;康诺亚(02162.HK)周升31.05%,报40.10点。
同日,美国生物技术创新组织(BIO)宣布将踢出药明康德的会员资格,并将终止与其合作,以显示其对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支持。药明康德(02359.HK)14日当天日跌12.12%,周跌6.87%,周五收盘为41.00港元。生物科技ETF的价格随之回落。
图1:GX中国生物科技ETF全周表现
图2: BIO官网新闻稿截取(图片来源: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BIO))
拔萃视点
2024年开年以来,全球生物创新药的融资市场逐渐活跃,生物医药行业可能进入创新引领的新阶段。如下图所示,2020年末,XBI指数和GX中国生科指数价格都达到顶峰,分别接近180美元和160港元。当时生物医药领域备受市场热捧。然而,尽管XBI指数经历了大幅震荡,仍维持在100美元左右价格水平,而中国生物科技指数的价格下跌至50港元水平。
此外,数据显示,2018-2019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早期风投和私募募资达到172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然而,从2020-2021年开始,这一现象出现了反转。中国生物医药领域风投下降到162亿美元,而美国的数字却增加到212亿美元。截至2023年9月26日,2022-2023年,中国的募资降至45亿美元,较2018年至2019年的巅峰时期下降了84%,而美国募资额则持续增长。
《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共有196家生物医药企业获得了一级市场融资,总融资额为310亿元,融资企业数量和总额分别同比下降了21.6%和28.6%。在过去三年中,中国股市生物医药板块的市值蒸发了近6000亿元,生物医药行业一度陷入“资本寒冬”。因此,如果大力推行《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创新药企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受到支持,投融市场将得到改善,行业活跃性将再次提升。
图3:GX中国生物科技ETF与XBI美国生物科技ETF从2019年3月到现在的走势图(图片来源:Bloomberg)
即使生物科技行业的融资市场还在持续碰壁,但在创新药上市和交易方面,据统计,2023年国内共发生了近70笔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较2022年全年的44笔增长了32%。交易金额方面,已披露的2023年License out交易总金额超过465亿美元,较2022年的275.50亿美元增长69%。全球的生物医药行业有逐渐回暖的迹象。比如,众多跨国药企接踵投入数十亿至数百亿美元规模的资金进入的抗体偶联药物(ADC)赛道。现有的上市ADC药物中,罗氏和ImmunoGen共同研发的HER2靶点ADC产品Kadcyla(恩美曲妥珠单抗)在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到约22.22亿美元、第一三共与阿斯利康共同研发的Enhertu更是在2023年预期收入为26.87亿美元。ClinicalTrials.gov官网显示,全球已经有23个ADC项目进入了临床三期试验,并有数据产生。辉瑞在2023年12月中旬以43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Seagen的收购,辉瑞对于Seagen的ADC产品以后带来的收入和价值更是充满希望。Seagen的Padcev已经上市,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症患者,其具有扩大批准适应症的潜力,另外,Disitamab vedotin(HER2 ADC)与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公司的ADC Enhertu有着很强的竞争能力。国内方面,2023年12月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百时美施贵宝(BMS)就其ADC药物BL-B01D1达成许可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BMS将向百利天恒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到84亿美元,创下了“出海”首付款新纪录。2024年1月,苏州的宜联生物与罗氏达成全球合作和许可协议,将cMET ADC新药YL211的全球权益授权给罗氏,罗氏支付5000万美元预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另外还有近10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国内药厂在创新药的持续沉淀与布局依旧有很大潜力去得到更多的出海交易机会。随着市场政策的不断更新,生物创新药行业或许迎来暖春。
分析师声明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足以作为投资依据,也不对任何投资行为负责。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文章来源:拔萃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