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股四川科伦博泰 (新上市编号:06990) 周四(29日)至下周二(7月4日)期间招股,料7月11日上市。将发行约2245万股,每股发行价介乎60.60至72.80港元,每手(100股计)入场费7353.4港元。科伦博泰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过340万股,集资最多16.3亿港元。预期股份将于7月11日正式登陆港交所,高盛、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科伦博泰获5家基石投资者认购,包括Laurion、TruMed、汇添富以及其母企科伦药业(深:002422)等,合计认购约6700万美元。基石投资者禁售期为6个月,至于IPO前投资者和控股股东禁售期则为12个月。
01
公司概况
科伦博泰是一家于2016年注册成立的生物医药公司,作为一家创新生物医药公司,科伦博泰致力于肿瘤学、免疫学及其他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以解决中国乃至全球的医疗需求。公司的管线针对世界上普遍或难治疗的癌症,如乳腺癌(BC)、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胃肠道(GI)癌(包括胃癌(GC)及结直肠癌(CRC)),以及患者人数众多且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非肿瘤疾病及病症。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科伦博泰正推进差异化及具有临床价值管线的33项资产。公司已建立14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的强大管线,其中5款处于关键试验或NDA注册阶段。同时,公司亦搭建一个多样化的临床前资产组合,包括四款处于IND筹备阶段,以进一步丰富其针对存在医疗需求的不断扩大的管线。科伦博泰ADC平台开发为临床导向,达至精准化疗的有效手段,涵盖单项以致联用药物。集团预期下半年将有3项NDA,SKB264、A166以及A167将于2024年下半年上市。
多元化产品管线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公司的肿瘤管线以多样化的治疗方案为特点及以差异化机制为目标,旨在全面覆盖治疗国内乃至全球部分普遍或难治性癌症。有两款ADC药物成为科伦博泰的核心产品,即SKB264及A166。SKB264是一款新型3期阶段TROP2 ADC,定位为晚期单药疗法及早期联合疗法的一部分,用于治疗各种晚期实体瘤,包括乳腺癌(BC)、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其他主要癌症。A166是一款用于治疗晚期HER2+实体瘤的差异化NDA注册阶段HER2 ADC,定位为晚期单药疗法。
非肿瘤管线覆盖拥有大量患者群体和医疗需求的一系列疾病及病症,主要重点为免疫介导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斑秃(AA)。公司的非肿瘤管线主推A223,其有望成为中国首批用于治疗存在巨大患者群体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RA及AA)的国产小分子JAK1/2抑制剂之一。除A223外,公司亦正在评估三项其他临床阶段资产(A277、SKB378及SKB336)及多款临床前资产,适应症范围涵盖慢性肾病(CKD)相关的瘙痒症(CKD-aP)、中重度哮喘、血栓栓塞性疾病及拥有巨大患者群体及医疗需求的其他疾病及病症。
成熟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奠定商业化基石
科伦博泰都十分重视生产和质量控制。成熟的生产及质控体系支持生产抗体、ADC及其主要药物成分,为公司提高研发能力及推进临床开发的能力奠定基础,有助于保证临床试验的效率及成本效益,推动其顺利转为商业化生产。在生产方面,公司位于成都的主要生产基地有中国为数不多的符合cGMP标准的设施,其端对端能力涵盖ADC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细胞培养和纯化、抗体生产、有效载荷与连接子合成、ADC偶联到制剂、灌装及封装。具体而言,自有细胞培养及纯化设施在两个2,000 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支持下使公司可以大幅减少成本,获得与其特殊生产要求相匹配的优质供应。
在质量控制方面,公司拥有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研发、生产及商业化过程的各个关键阶段。该体系按照中国、美国及欧洲严格的法规与指引建立和完善。此外,公司的质量专家团队积极参与中国法规及指引的讨论及颁布,证明了其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得到认可。
在商业化方面,控股股东科伦药业数十年的经验、行业关系及广泛的网络,让科伦博泰具备了扩展其商业化基础设施及市场渠道的良好条件。不仅如此,在药物开发计划的每一步—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公司亦积极寻求外部合作、许可安排及其他战略伙伴关系,以与其管线和技术平台产生协同效应。多年来,公司已经建立强大的跨境业务开发能力,在中国的成都、北京、上海及美国的新泽西州等多个司法管辖区开展本地化业务。
02
财务状况
截至4月底,集团有17亿元现金流,没有银行贷款,财务状况方面,公司2021~2022年的总收入分别为3230万、8.04亿元人民币,2021年至2022年的收入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与默沙东订立两份许可与合作协议以开发SKB264及SKB315产生的收入增加。同期亏损净额分别为8.90亿、6.16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研发开支及行政开支。
03
行业概况
根据招股书,2022年全球及中国分别有10.5百万人及2.9百万人死于癌症,并且由于人口增长及老龄化,预计其疾病负担将会攀升。2022年全球癌症发病数为20.2百万例,预期将于2030年达到24.5百万例。2022年中国癌症的总发病数为4.8百万例,预期将于2030年达到5.8百万例。癌症治疗的格局已由手术及无差别细胞毒性治疗(如放疗及化疗)发展为精华治疗,其中抗体药物(包括单抗、双抗和ADC)为主要类别。ADC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治疗方式之一,从特定血癌的后线治疗发展为针对更广泛实体瘤及其他适应症的具有前景的前线治疗方式。
于2022年,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为全球两大肿瘤药物类别,分别占有61.3%及24.5%的市场份额,其次为化疗(14.2%)。在中国,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发展落后于美国等其他主要市场。于2022年,中国肿瘤药物市场以化疗为主,占有54.3%的市场份额,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分别仅占有37.0%及8.7%的市场份额。
全球肿瘤药物市场由2017年的1,106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2,05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1%,并预期由2022年起按复合年增长率10.6%增长,于2030年将达到4,586亿美元。中国肿瘤药物市场由2017年的人民币1,394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2,33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9%,预计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由2022年起按复合年增长率12.2%增长,于2030年将达到人民币5,866亿元。
全球的抗体药物市场由2017年的1,281亿美元扩大至2022年的2,30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4%,且预计未来数年将继续快速增长,预计将按8.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30年的4,394亿美元。由于患者数量增加,加上政府大力支持以及持续进行研发活动,中国的抗体药物市场由2017年的人民币118亿元扩大至2022年的人民币75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5.1%,并预期由2022年起按复合年增长率25.9%增长,于2030年达到人民币4,793亿元。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单抗是中国最大的抗体药物类别,2022年其市场规模达人民币742亿元。新一代的抗体药物,如ADC和双抗,具有极大的治疗潜质。随着更多候选药物获批,预期ADC和双抗市场在不远的将来会大幅增长,增长速度快于整体抗体药物市场。
ADC的全球市场规模自2017年的16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7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3%,并预计于2022年至2030年仍将以30.0%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于2020年国家药监局批准首款ADC药物赫赛莱后,中国的ADC药物市场开始增长,预期由2022年的人民币8亿元增长至人民币6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2.8%。
04
基石投资者
基石投资者方面,基石投资者同意按发售价认购可供认购的发售股份数目,总额约5.26亿港元。基石投资者为RTW Funds、Laurion Capital Master Fund、TruMed、汇添富、科伦国际。基石投资者禁售期为6个月,至于IPO前投资者和控股股东禁售期则为12个月。
05
募资用途
科伦博泰预期,集资额45%将作研发及商业化SKB264及治疗癌症适应症的A166;30%为对抗表皮生产因子受体的A140、与化疗专用的A167、抑制剂A400及A223等其他产品;12%将作ADC、大分子及小分子的专有技术平台的持续开发;8%扩大集团生产能力及质量控制系统提供资金;5%作一般营运用途。
来源|华赢控股
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