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医疗服务提供商美中嘉和(02453.HK)于12月29日起招股,拟发行3942.02万股,其中公开发售394.22万股,国际发售3547.8万股。每股的招股价14.10-16.40港元,每手200股,一手入场费3313.08港元。预计1月9日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及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公司简介
美中嘉和为中国一家肿瘤医疗服务提供商,为癌症患者及第三方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2年的收入计,公司于中国民营肿瘤医疗服务市场所占市场份额为0.5%。
公司通过自营医疗机构及第三方医疗机构通过医用设备、软件及相关服务为癌症患者服务。于公司的自营医疗机构,公司凭借多学科团队专家及以精准放疗为特色的诊疗能力,为癌症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肿瘤医疗服务。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于广州、上海及大同拥有六家运营中的自营医疗机构,包括两家肿瘤医院、三家门诊中心(或诊所)及一家影像诊断中心及一家互联网医院。截至同日,公司于上海拥有另外一家在建自营肿瘤医院。公司预期广州医院将于2024年开始运营其质子中心并提供质子治疗服务。
通过公司自2008年成立起推出的医用设备、软件及相关服务,公司凭借一体化肿瘤相关服务(主要包括销售及安装医用设备及软件、管理及技术支持以及经营租赁)为广泛的企业客户(主要是医院)网络服务。此外,公司已将线上线下的医疗资源整合入云平台,以提供多项云服务。公司的云平台助力提升低綫城市的肿瘤医疗质量,缓解中国主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状况。
于2020年、2021年、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医用设备、软件及相关服务服务的企业客户分别达29家、88家、77家、42家及47家。公司的企业客户数目于2021年大幅增加,乃由于公司的服务能力升级及公司加大市场教育力度所致。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以云平台服务、管理及技术支持以及经营租赁服务17家合作医院。以下地图展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美中嘉和正在运营的自营医疗机构及合作医院的地域覆盖范围。
财务状况
公司的收入由2020年的人民币1.66亿元大幅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4.71亿元,而后再增加0.4%至2022年的人民币4.72亿元。公司的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44亿元增加98.3%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85亿元。
于2020年,公司录得毛利人民币735万元,于2021年、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别产生毛损人民币4714万元、人民币1.43亿元、人民币8636万元及人民币3497万元,主要由于公司的医疗机构于上升阶段产生重大运营成本。
公司的毛损于2022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为广州医院于2021年6月投入运营,于业绩爬坡阶段产生雇员福利开支、折旧及摊销以及药品、耗材及其他存货成本,而2022年的收入不足以收回运营成本。
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别录得净亏损人民币5.91亿元、人民币8.31亿元、人民币6.37亿元、人民币4.15亿元及人民币2.14亿元,主要由于公司产生毛损及重大财务成本,主要包括可赎回注资的利息费用(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者特别权利的应计利息)。
行业概览
于2022年,中国录得大量新增确诊癌症患者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分别约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23.8%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26.9%。随著对癌症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治疗机会的改善,以收入计算,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人民币2,65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人民币4,95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9%,预计2026年将达到人民币7,687亿元,2022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6%。中国每年的癌症死亡人数从2016年的约240万上升到2022年的约280万,预计2026年将达到约330万。
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服务提供商为肿瘤医疗机构,其又包括肿瘤专科医疗机构及提供肿瘤医疗服务的综合机构。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包括癌症患者的所有相关开支,包括检查、治疗及康复成本。主要治疗成本包括手术、药物治疗(例如化疗及免疫疗法)及放疗。中国肿瘤医疗机构还可分为公立肿瘤医疗机构和私立肿瘤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尤其是二级及三级医院,是提供肿瘤医疗服务的主力军。
按收入计算,中国公共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人民币2,46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人民币4,4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2%,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人民币6,595亿元,2022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5%。按收入计算,中国私立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人民币18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人民币5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7%,预计2026年将达到人民币1,092亿元,2022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8%,增长速度高于整个肿瘤医疗服务市场。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约有1,300家公立肿瘤医疗机构,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数量增加至约1,400家。私立肿瘤医疗机构的数量从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约400家增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700家,复合年增长率为10.5%,表明市场具有显著增长潜力。
过往,由于人们对放疗相关知识的缺乏,以及市场上设备及放射治疗师的有限,放疗市场在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中的占比相对于手术、药物等其他治疗方式并不高。然而,在肿瘤患者大量未得到满足的临床需求的推动下,近年来中国放疗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根据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的研究数据,自2015年至2020年,中国开展放疗的医疗机构数量从1,413家增加至1,538家,加速器数量从1,931台增至2,139台。
因此,预计在近期将来,放疗市场在肿瘤医疗服务市场中的比重将继续增加。以收入计算,中国放疗市场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人民币27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人民币55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6%。随着放疗在中国的普及和放疗技术的进步,预计放疗服务市场将高速增长,2026年将达到人民币961亿元,2022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7%。
募资用途
公司所得款项净额约5.031亿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以发行价中位数计算)。根据招股书,公司拟将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以下用途:约59.4%用于偿还部分计息银行贷款(以人民币计值),即为广州医院一期建设提供资金的计息银行贷款本金;约30.6%用于为上海医院的筹建提供资金;约10.0%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来源|华赢控股
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