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中旬发现首例Omicron变异确诊病例以来,香港这一波疫情呈爆发态势,令人揪心。
到目前为止,香港最新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000,且连续3日在1000以上,没有见顶的态势。
香港处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也是东西方理念冲撞的前沿。此次香港疫情爆发,折射出当前各国抗疫政策的根本矛盾,以及人类在病毒面前的无能和低效。
此外,各国抗疫政策开始僵化,被政治劫持的风险度非常之高。尽管Omicron病毒重症率和致死率很低,但疫情的结束也许没有那么快。而疫情所带来的许多经济问题,例如通胀、低增长、贫富分化等等,仍将延续。
放到更长的时间与更大的空间尺度去看,这一轮全球疫情蔓延,增长失速,乃至大国之间政治上的摩擦龃龉,局部地缘政治危机,都是旧产能旧模式难以为继,新产能和新模式尚在孕育的青黄不接状态的表象。
从亢龙有悔,到潜龙勿用。之间的纠缠斗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1 “清零”与“躺平”
当下全球各国,对付疫情的策略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中国为首的“清零”策略,通过行程监测、疫苗接种、核酸检测、以及隔离观察等方式,在全社会最广大的范围内实现疫情可控,乃至“清零”;而另一类是以丹麦、瑞典、英国等西北欧国家为首的“躺平”策略,不采取任何官方政府的防控措施,通过使大多数人以“感染——就医——痊愈”的方式获得免疫,最终实现所谓的“集体免疫”。
中国的“清零”策略从疫情甫一出现就得到了坚持和贯彻。在2020年初武汉疫情得到控制之后,中国境内再也没有出现过疫情大规模流行的情况。使得中国的感染人数、确诊病例、死亡病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极地,近乎“不真实”。
而“躺平”抗疫的策略,最早是2020年3月由英国首相鲍里斯在他的演讲中所提出。但随后欧美疫情爆发,英国政府也开始采取防控措施,行程监控、疫苗接种、隔离观察等。此次随着Omicron变异出现,其极强的传播能力使得传统隔离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失效——于是“躺平主义”开始再次抬头。丹麦从2月1日开始取消所有防控措施;随后欧美国家相继效法。
“清零主义”本着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负责,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因为中国有一套积极高效运转的政府体系。但“清零”所涉及的成本开支较大——动辄涉及数百万人的核酸检测,对于任何城市,都是一笔不小的公共卫生开支。
“躺平主义”则是西方各国政府被疫情搞得不堪重负之后的无奈选择。医疗系统饱和,医护人员连续工作,封城导致商业萧条,居民情绪不满等诸多因素,再叠加Omicron病例相对较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最终许多国家开始迈出“躺平”的关键步骤。“躺平”的极致就是不再统计感染和确诊人数,以此来伪装岁月静好,掩耳盗铃。
香港,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碰撞的前沿阵地,其实从2020年以来香港在抗疫的方式选择上,并没有很明显的“选边”——更多的是“自然抗疫”:发现疫情,及时隔离,主动治疗,积极排查。但也没有动辄大规模全民核酸。
其实效果还可以,香港的疫情始终没有大规模蔓延。但是,此次Omicron变异打破了香港疫情防控的脆弱体系。我们甚至不难发现,不论是西方的“躺平模式”还是中国的“清零模式”,对香港都不太管用。
如果彻底躺平,以香港高度密集的人口密度和极度频密的出行与社交频率,相信用不了多久全民就会都感染一遍,医疗系统饱和甚至过载,在所难免;如果采用“清零”策略,对于香港这个极度依赖人口流动往来的国际港而言,经济活动停滞,会陷入衰退。
既不能躺平,又很难清零,其实如何对付疫情,最高效的方式,恐怕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这其实折射出一个更本质的问题,那就是:想要真正战胜新冠病毒,各国之间、各种模式之间,应该通力合作,而非互相割裂、彼此指责。
2 非典型通胀
病毒对人类的攻击是无差别的。然而疫情来袭,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却被无情地放大。尤其是贫富差距。除了疫情,汹涌的通胀也使得疫后的经济复苏显得无比脆弱。
2月10日,美国公布1月份通胀数据,其中CPI同比增长7.5%,创40年新高;上一次录的如此高企的CPI还是1982年。而PPI同比增长9.5%,创11年新高,上一次是2011年。
通胀令人捉摸不透。
很多人认为通胀的成因是货币超发(俗称“放水”);这实在是一个误解。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在剧烈放水,美国奥巴马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中国政府4万亿财政支出:这些都没有引发通胀。
此次疫情爆发以来,2020年3月美联储承诺提供“无限量”流动性,欧洲央行紧急批准7500亿欧元的救市资金,中国也是降准降息各种手段用到足——但仍然没有通胀。
通胀真正开始抬头并愈演愈烈是在2021年下半年。当2021年4月美国CPI第一次跳涨到4.2%的时候,美联储还在信誓旦旦“通胀是暂时的”。
既然货币超发不能引起通胀,那么引起通胀的因素是什么?
这要回到通胀的本质。通胀的本质就是消费品价格上涨;而价格的决定因素,无非是供求两个方面——供给减少,以及需求增加,都会导致价格上涨,进而引发通胀。
货币超发导致通胀的逻辑,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是成立的。因为货币代表购买力,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需求”——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但是自2008年之后这个模式被打破了,因为在“量化宽松”的模式之下,代表过剩购买力的货币,被大量金融资产所吸收——美国的股票、中国的房子、日本的国债——这些蓄水池容纳了多余的货币,使得这些多余的货币不再形成购买力,进而推高物价。因此2008年之后,尽管货币超发到了令人恐惧的程度,但物价仍然躺在地上起不来。
所以,这一次引发通胀抬头的因素仍然不是需求增加(货币超发),而是供给减少,以及供给阻断。
供给阻断的原因很多。有政治的、贸易的、国际关系的、还有地缘的。2021年3月苏伊士运河堵船,欧洲贸易阻断,物价飞涨,许多西欧国家“一纸难求”。这只是冰山一角。自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到后来的中美科技争端,去年“芯片战”使得许多行业“缺芯”愈演愈烈,芯片价格上涨,进而传导到终端价格。疫情原因导致许多国际贸易停运,贫富分配不均导致多国码头工人罢工、旷工罢工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林林总总,或导致供给收缩,或导致供给阻断,最终传导到终端价格上,就是通胀。说到底,此次通胀抬头,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40年所形成的种种“富贵病”。全球化走到亢龙有悔,必然是逆全球化大举反攻。
因此,此次通胀是结构性的,并非由货币超发引起;要打通政治上的、贸易上的、国际关系上的诸多“阻点”,重新“捋顺”经济全球化,才能够从根源上驯服通胀。通过货币紧缩来企图克服通胀,也只是缘木求鱼。尽管如此,但面对通胀的来势汹汹,人类目前的工具,貌似有加息缩表这一条途径。
3 巨轮调头
与通胀抬头相伴随的,是全球经济增长失速。
IMF近日再次下调全球增长预期。IMF预测全球GDP在2022年只有4.4%,较之前预测的4.9%下调了0.5个百分点。其中预测美国2022年GDP增长为3.9%,中国为4.8%——对此,国内分析师关于“是5%还是5.5%”的争论,似乎显得没有意义。
经济失速的情形,在2021年已经出现。2021年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一部分是来自中国,而中国的压力则来自地产下行。可以说,中国房地产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
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也是过去20年以来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动力来源。自2020年下半年地产监管的“三条红线”准则出台之后,房地产行业开始步入下行周期。2021年下半年,许多房企的现金流出现问题。像恒大、奥园等公司先后出现违约。
房地产行业的寒冬延续到今年开局。从1月份的成交数据来看,29个城市商品房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46%,环比下降37%。其中二手房面积同比下降45%,环比下降5%。与去年此时相比,可谓冰火。
此外,许多行业级别的监管新规政策,令投资者与企业家找不到北,例如教育“双减”打击教培行业,几乎团灭;医药集采使得药企利润光辉不再;青少年网络游戏防沉迷也打击了许多游戏公司;互联网反垄断让“大厂”们度日艰难,不得不裁员应对。如此种种,降低了企业家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人们的投资变得保守,裹足不前,使得经济活动的动能减弱。
自去年12月开始,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宽松。降准,MLF降息,LPR降息,还有TMLF、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开到十足。而1月份的国务院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先生更是提到“三大发力”——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支持经济的意图溢于言表。
本周四发布的中国1月份社融数据也反映出了这一趋势。今年1月社融规模增长6.17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长3.98万亿,M2同比增长9.8%。这些都是好的兆头。然而社融增长中政府债券占了大头,企业融资中票据和短期贷款远高于中长期贷款,居民更是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双降,以及M1和M2剪刀差扩大——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企业居民信心不足。
此前,尽管多为省部级领导干部都声称“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灰犀牛”等等,但是也有不少人坚持认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要规范发展,不能一棍子打死。
近日,一则消息在网上低烈度传播,是关于“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的出台。此消息被市场解读为关于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步入正轨,由“打压”转向“规范管理”的转折点。利空出尽。多家房地产公司的股票连续涨停。
但是,站在更大的视角去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40年,全国范围内城镇化率已经高达64%,部分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化率已经与发达国家持平;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未来,即便政策不对房地产行业实施压制,这个规模高达18万亿的行业,也难以再像从前提供经济增长的核动力。
4 亢龙有悔
疫情、通胀、经济放缓,都是全球经济病的表现,而病根是肇始于80年代的全球化以及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经济周期走向终结,难以为继,与此同时新的产能与模式尚未兴起,青黄不接。
现代发展经济学大师熊彼得主张的“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 creation,也叫“破坏性革新”),其核心理念,就是通过技术进步,不断“冒出”新的行业、公司、以及商业模式,去“颠覆”已经存在、坐大、垄断的旧的行业和模式,这样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
旧产能发展到极致,难以为继,就像现在的房地产与互联网,乾卦中“上九”卦所云:亢龙有悔。然而旧产能不会自动出清,新产能也不是喊喊口号就“冒出来”,所以颠覆式创新的过程是痛苦的,甚至是暴力的。这个过程就像周易坤卦中“上六”的卦文: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未来,经济向绿色环保、高科技、高智能的方向转型。这一道坎,绕不过,也躲不开,必须迈过去。中国人对此的觉醒,可以说从2018年中美科技争端已经开始,从2020年制定房地产“三条红线”就是开始付诸实践。2021,全年与之;2022,仍将是全力以赴。
全世界都在这个大趋势之下。像2021年四季度Glasgow气候峰会之上,全球100多个国家签署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军令状,时间大体上在2030和2060之间。全球经济都在面临与旧产能的挥手作别以及孕育新产能、新模式、新机遇。
新旧交替的迷茫与混沌之际,作为个人,作为投资者,认清大趋势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