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于香港上市的平台经济互联网股,向来备受关注,亦是指数权重股,究竟甚么因素将影响股价表现?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第一是过往业绩表现及管理层未来展望;第二是转仓活动反映大股东潜在减持风险;第三是政策因素及潜在资本市场计划。
内地2大电商龙头兼恒指成份股,阿里巴巴(9988)及其竞争对手京东集团(9618),接二连三宣布企业重组和业务分拆上市计划。阿里巴巴公布将把6大主营业务,独立营运并探讨分拆上市可能性;京东集团则计划申请把旗下房地产及工业子公司分别上市。
众所周知,本港资本市场经历3年疫情,加上过去数年,在同股不同权、第二上市,以及生化科技企业上市准则下,首次公开发售IPO曾取得极佳表现,但受到疫情拖累,去年本港首次公开发售融资金额下跌近三分之二,至只有约85亿美元。
有很多间来香港上市的企业,今年3月已重新递交申请,但「远水不能救近火」,因为这些新上市计划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同时这些龙头科网企业分拆子公司上市,除了可以激活本港资本市场,同样也反映内地政府过去2年,对于互联网科技行业的监管整顿工作已接近尾声,这样对环球机构投资者而言,将会大大增强投资内地互联网平台经济行业的信心。
笔者2周前获财经频道CNBC邀请接受访问,曾被主持人问及如何拆解阿里巴巴重组时,当时亦强调架构重组,除了可以进一步释放价值,同一个别成熟业务分拆上市集资,更重要是为蚂蚁集团卷土重来资本市场铺路。
阿里京东走势背道而驰
客观事实是,自从阿里巴巴宣布重组决定后,股价便一直跑赢同业,京东过去亦先后分拆两间子公司上市,分别是京东健康(6618)和京东物流(2618)。
大家不禁要问,为甚么阿里巴巴和京东集团,先后宣布重组计划,两者股价表现并不一样,明显地以前者表现更优胜?答案是后者只有分拆现有业务上巿概念,前者却有一个重大上市计划圆梦憧憬。
还有另外一点,就是本港资本市场也不能够故步自封,只会看过去昔日光辉岁月。内地资本市场发展一日千里。内地全面注册制正式成立,首批新股上市股价表现强劲,10间公司来自不同行业,包括商品及牙科服务等。注册制原自上海,通过创业板进行试点,现已经推广至主板,随着上市准则要求降低,以及发行制度简化,对不少企业来说,都增加在内地以注册制度上市意欲。
内地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快分拆子公司到香港上市,对上市企业还是港交所(388)来说,效果都是相得益彰。
金利丰证券研究部执行董事 黄德几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士,本人并无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