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预计,在今年5-7月间,厄尔尼诺出现的几率高达62%,今年之内全球出现厄尔尼诺的概率则超过85%。
在拉尼娜现象持续约3年后,世界将在今年重新经历厄尔尼诺现象。
#01 拉尼娜、厄尔尼诺与高温
从2020年中到2022年,全球十分罕见地连续三年经历了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是与厄尔尼诺对立的一种气候现象,一般会拉低全球平均气温。
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一超长的拉尼娜现象或许会暂缓甚至改变全球变暖进程,然而回顾近年来的气象观测记录,"高温热浪"依旧是气象事件中的一个高频词汇,拉尼娜这一逆向因素并没有改变全球变暖的大趋势。
目前地球平均气温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最高达到12℃,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是人类有气温观测记录以来第三热、第六热和第五热的年份。
拉尼娜并没有给全球降温,地球还在持续“高烧”。
持续三年的拉尼娜并没有给全球带来“降温效应”,厄尔尼诺回归,意味着全球即将进入新的高温模式。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的一种现象,如果这里的海水平均温度连续三个月比正常年份高0.5℃,可以认定为厄尔尼诺状态,持续6 个月可以就认定为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事件会导致全球大范围的异常气候,形成暴雨、暴风雪、飓风、洪水、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给人类经济社会活动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厄尔尼诺会使秘鲁寒流变为厄尔尼诺暖流。这种冷暖洋流的变化,会直接导致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气候发生重大变化。
在厄尔尼诺年,受厄尔尼诺暖流影响,赤道中部太平洋至南美洲西海岸地区降雨会显著增加,易遭受洪涝灾害。而赤道太平洋西海岸,由于冷空气下降,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往往会出现干旱气候。
除环赤道太平地区以外,厄尔尼诺还会对其他遥远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厄尔尼诺气候会导致南美洲巴西东北部的干旱,2014—2016年的厄尔尼诺事件直接导致巴西东北部连续多年遭遇数十年一遇的干旱。
印度季风虽然和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分属两个不同的气候系统,但是科学家们却发现当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水一“发烧”,印度季风给南亚次大陆带去的降水就会减少,随后就会引发印度大面积的干旱灾害。
这一气象关联性背后是厄尔尼诺、拉尼娜以及南方涛动间的复杂关系。
此外,厄尔尼诺还会导致南部非洲地区的干旱,在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年份期间,南部非洲遭遇了连续多年的干旱气候,该地区1400万人面临粮食危机。
#02 人类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八年
2015年全球遭遇了强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全球多地打破了历史最高温纪录,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和美国宇航局2016年1月发布的气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79℃,是人类有气温记录以来的136年里最热的一年。这一温度比2014年高出0.16℃,增幅同样史无前例。
更重要的是,2015年全球平均温度比20世纪100年间的平均温度高出0.9℃,全球变暖趋势愈发明显。
而2015年的全球最高温纪录仅仅保持数月就被刷新。
2016年全球气温再创新高。根据美国宇航局的监测数据,2016年全球平均温度比20世纪中期高0.99℃,2016年地球地表温度创历史新高,成为自1880年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17年,全球同样出现了罕见的高温。2018年1月美国宇航局公布了2017年全球气温数据:2017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951—1980年的平均气温高0.90℃,仅次于2016年的全球平均气温。
高温炎热依然是2018年夏天的主题,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都遭遇了高温热浪的炙烤,在北极圈附近地区甚至出现了30℃的高温天气。据相关数据分析,2018年7月,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比1981—2010年的平均气温高,从全球温度来看,2018年7月全球气温仅次于2017年7月和2016年7月。
2019年全球高温持续蔓延,并引发了多起耸人听闻的致死事件。2019年10月,美国气候组织BerkeleyEarth的数据分析显示,2019年5—8月,北半球29个国家共打破396项最高温纪录,记录了1200次前所未有的高温。
2020年12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指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3个年份之一,北极地区最高温度曾达到38℃,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进入2021年,全球高温态势依然持续。受年初和年底温和拉尼娜事件的影响,2021年全球平均气温处于近年来的低位水平,但这一温度仍然比1850—190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约1.11±0.13℃。
回顾2015—2021年这7年的气候数据,我们能读到的最多字眼是:极端、最高、创纪录、有史以来。
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接棒”,人类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第八年已然到来。
#03 如何应对厄尔尼诺?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比尔·麦奎尔教授认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23年以及2024年全球可能会爆发比2021年、2022年范围更广、危害更大的新一轮极端气候,人类必须为此做好充分准备。
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暖冬。近50年来,80%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导致了我国的暖冬出现,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厄尔尼诺事件,几乎都使我国出现了暖冬。
二是干旱和洪涝。厄尔尼诺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降雨会显著增多,易发生洪涝灾害,而我国黄河以及华北一带则易发生高温干旱气候。
三是东北地区冷夏。在厄尔尼诺年份,我国东北地区夏季冷空气势力强大,易发生低温冷害。
四是热带风暴数量减少。近50年的气象统计发现,在厄尔尼诺年份,西北太平洋生成的以及登陆我国的热带风暴会比多年平均数明显偏少。
面对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世界各国可以从以下防灾减灾角度采取科学的应对手段和措施。
第一,世界各国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监测与预报,动态掌握赤道太平洋热带海域水温变化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早掌握全球气候下一步动态。
第二,对于可能出现的大范围群发性灾害,气象、海洋、农业、林业、应急管理等部门应做好协同,提前制定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案,共同防御可能发生的多种形式的灾害。
第三,受厄尔尼诺事件潜在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应提早做好防洪、抗旱、避暑等防灾减灾准备工作,提前疏浚河道、腾挪防洪湖库、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兴修水利设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尽最大可能降低气象灾害给城市以及工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是,各国需要加强气候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从根本上降低极端气候爆发的频率和强度。
内容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字来源:中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