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变,空间随着时间也在变,不变的唯有真知灼见。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首页
财经
观察
参考
ESG
公告
市场
研究
IPO
公司
周报
动态
推荐
首页 > ESG

AI背后的隐秘代价:数据中心如何吞噬我们的水资源

来源:真灼财经 时间:2023-08-14 19:45:23

字号

使用AI对地球环境来说,并不是毫无代价。


日前,谷歌发布的2023年环境报告显示,该公司去年的用水量同比显著增加了20%,达到56亿加仑,这相当于37个高尔夫球场的水,或者说约1.5个西湖的水量。其中52亿加仑被用于为该公司的数据中心散热。


不止谷歌,前身是“脸书”的美国IT巨头Meta公司在2022年使用了超过260万立方米(约6.97亿加仑)的水,也同样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其最新的大型语言模型“Llama 2”需要大量的水来训练。


640 (1).jpg

 

根据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电机工程系的研究,问ChatGPT20个到50个问题,就会消耗掉500毫升的水。此外,仅仅是OpenAI训练GPT-3模型,一个月就要消耗70万公升的水,相当于1万3千人的月饮水量,而且天气越热,数据中心就需要更多水冷却。


加州大学指出,若将同样的训练移到亚洲进行,耗水量会再增加两倍。Bluef ieldResearch估计,全球数据中心每天使用超过10亿升(2.77亿加仑)的水,包括用于发电的水。


数据中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能耗大户。瑞典研究机构发布的“消费者总功耗预测”评估报告显示,到2025年,数据中心将占全球ICT(信息通信技术)行业33%的能耗份额,全行业4.5%的能耗份额。这其中,被人们广泛关注的多是数据中心的用电量,事实上,用水量同样是数据中心不得不解决的大难题。


数据中心耗水数据将逐步公开

 

当你向ChatGPT提问并且它能流畅地回答,全部有赖于数据中心里那一排排永不关闭的服务器。为了保障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数据中心需要进行冷却作业。大部分的冷却系统依靠水,将热空气通过冷水,产生水蒸气后降温。


如今,大型科技公司尤其是美国的科技巨头,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兴建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以便更好地服务临近地区的用户。根据一项预测,在2025年之前,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将突破1000个大关,并在此后继续快速增长,以支持不断扩大的业务运营。


这意味着,随着全球人工智能军备竞赛的持续升级和大量科技公司竞相建设新数据中心,其消耗的水量很可能会继续上升。


此前,人们对数据中心耗水情况却知之甚少,包括科技企业自己。咨询公司Uptime Institute去年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只有39%的数据中心会对用水情况进行跟踪,比2021年的数字下降了12个百分点。科技企业过去一直拒绝披露每个数据中心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情况,声称这属于商业机密。


640 (2).jpg

 跟踪数据中心的环境成本


跟踪数据中心的环境成本如今,这个数字将一步步被公开,我们正面临一个可怕的情况:全球气温屡创下历史新高,生成式AI却让运算量百倍成长,让数据中心更加供不应求。


数据中心的爱恨交加

 

荷兰是欧洲网络电缆交汇之处,气候温和,拥有丰富的绿色能源,是科技巨头眼里建设数据中心的最佳地点。谷歌和微软已经在此建立了三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Meta也紧随其后。


640.png

 

拉斯·瑞特是荷兰克朗市反对微软兴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抗议运动的代表人物。他认为,那些数据中心侵占了荷兰西北部肥沃农田的实实在在的超大型设施。他担心,今天互联网用户对数据存储的需求不断增长,将意味着占地越来越多、耗能越来越大的无数个数据中心。


抗议不仅发生在荷兰,美国亚利桑那州居民曾抗议谷歌在当地建设数据中心,担心其会消耗大量的地下水,并导致沙漠化。在智利,一些渔民和环保人士反对亚马逊在当地建设数据中心,担心其会排放大量的废热水,影响海洋生物和渔业。


640 (3).jpg

 

英国伦敦同样是欧洲最大的数据中心市场之一,拥有数百个数据中心。日前,英国最大的水务公司泰晤士水务公司宣布,考虑对伦敦数据中心实行用水限制,以缓解其基础设施的压力。


“对了应对数据中心的耗水问题,国际上大多采用PUE(电力使用效率)来管制数据中心。”业内一名数据中心用电评估的人士表示,管制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针对数据中心提高电价、二是限制进驻规模。


新加坡要求要进驻的数据中心,PUE必须小于1.3;针对用电规模大于十百万瓦(MW)的数据中心,则限制申请量,并鼓励研发绿色数据中心,同时要求企业在申请时说明经济效益。数据中心耗能可观,管制用电只是基础,各国也进一步要求用水规范。比如欧盟就规定,数据中心于明年3月起,要揭露用水信息。

 

技术创新是解决方案

 

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之下,包括亚马逊、谷歌、Meta和微软等在内的科技巨头正在寻找最节能的解决方案。


此前,谷歌建在芬兰的数据中心曾采用海外作为冷却水,但该项目需要定制特殊管线防海水腐蚀,成本较高。谷歌在最新报告中表示,其考虑了“当地水资源压力”,并表示,2022年其82%的淡水提取来自水资源压力较小的地区。


对于剩下的18%,该公司表示正在“探索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和机会”,以改善流域健康,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面临水资源短缺,它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


640 (1).png

 

谷歌位于美国乔治亚州道格拉斯县的一家数据中心,这些彩色管道用来发送和接收水,用于冷却设施


技术创新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微软推出Natick项目尝试部署海下数据中心。Meta将它的数据中心NodePole建在北极圈附近,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寒冷气候为其降温,不过这些创新科技距离商业化还有段距离。


欧盟甚至想到把数据中心建在太空中。这一设想引起了微软、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强烈的兴趣,他们声称愿意与欧盟合作,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案。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IDC圈创始人CEO黄超认为,当前液冷是面对AI高密度需求的最佳制冷方式,“但这项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初期部署成本高、产业链不完善、定制化要求高、机房建设要求高等众多问题,还需要产业进一步解决。”他表示。


内容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微信扫码 > 右上角点击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