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迎来通水10周年。
这不仅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更是标志著一个历史性里程碑的达成。
自2013年11月15日起,在过去的十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已经成长为不仅仅是一条水道,而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逐渐在我们眼前展开。这条水路从江都水利枢纽起航,借助世界最大规模的泵站群,将长江的清波一级级“托举”至北方。
在这历史性的十年旅程中,东线一期工程已经向山东调水达到61.4亿立方米,使超过6800万人直接受益。自2019年起,它更是延伸触手至河北和天津,调水5.87亿立方米。
这个十年不仅见证了一场宏伟工程的壮举,更是一次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改造。东线工程不仅优化了区域水资源配置,还为沿线河湖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复苏,发挥了防洪排涝的关键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为南北经济循环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工程文化的独特魅力。
正如我们所见,十年“南水北调”画卷展,北国春来水色鲜”,这条水路不仅改变了一片地区的面貌,更像春风般给北方带来了生机与繁荣。
南水北调,优化水资源配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市起,引领长江之水,通过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河道,逐级北上,全程跨越1467千米。它的设计巧妙利用地形,分为两大支线,一路向北穿越黄河直抵鲁北,另一路东行至胶东半岛。
这不仅是一项工程的壮举,更是水资源配置的创新之举。
东线工程加强了受水区的供水保障能力,实现了多水源的协同配置。
它不仅为黄淮海平原的东部和山东半岛提供了珍贵的水源,而且初步构建了东部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井书光指出:东线工程完善了苏北调水系统,连接了山东引长江水的渠道与胶东半岛的供水大动脉。
东线不仅打通了长江干流向北方的调水通道,奠定了地方水网的基本布局,而且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大大促进了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它将供水范围扩展到河北和天津,不仅保障了津冀地区春灌的水源储备,还为雄安新区等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支撑。
古运河重焕生机,南水北调增添绿意
沿著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我们见证了不仅是水资源的传输,更是生态环境的彻底转变。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副司长袁其田指出:十年来,东线为解决受水区的长期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提供了关键替代水源,极大地推动了沿线的环境保护和治污工作。
特别是通过水源置换和生态补水等措施,东线保障了沿线河湖的生态安全,使之重新焕发生机。
曾有“酱油湖”之称的南四湖,经过持续治理,其水质从最初的V类和劣V类提升至Ⅲ类,成为全国水质优良的湖泊之一。更为显著的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这一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珍稀物种,已重返南四湖定居。
东线通水至今,已为沿线生态补水约11.9亿立方米,使受水区的水域面积从1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5万平方公里。这种水域面积的扩大,不仅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也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更丰富的栖息地。
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在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的综合治理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仅向京杭大运河的补水就达到了3.34亿立方米,使得京杭大运河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实现了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这不仅是工程上的成就,更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一次活化和重生。
激活南北经济,唤醒文化活力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不仅是一条水道,更是连接南北经济的黄金水道。
袁其田指出,“东线工程成功解决了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转化为北方的经济优势。这一举措将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北方地区的经济优势,促进了南北经济的蓬勃发展。”
东线的通水,不仅提高了受水区的供水保障能力,还促进了沿线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巨额投资流入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催生了新兴的生态环保产业,同时加快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航运方面,东线工程的积极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它的成功实施为京杭大运河提供了稳定的水量保障,使得运河全年通航里程增加至877公里,大幅提升了区域内的水运能力。
与此同时,南水北调工程也为大运河文化经济的互动带来了新的活力。江苏境内的水利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而山东境内的南水北调文化建设试点基地,如台儿庄等,成功将地域文化与水利工程有机融合。
井书光强调:“南水北调不仅改变了水的流动路径,更重塑了一条文化与历史的生命线,让千年运河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文章改编参考来源:新华社,以上内容不存在商用行为,仅供行业知识传播交流,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