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one
中国—比利时—卢森堡政府间经贸混委会第22次会议在京召开
12月19日上午,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与比利时外交部秘书长甘齐、卢森堡外交和欧洲事务部秘书长奥林格在京共同主持召开中国—比利时—卢森堡政府间经贸混委会第22次会议。凌激表示,近年来,中比、中卢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贸易投资、互联互通、地方和企业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中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欢迎比、卢企业来华投资,愿扩大自两国进口优质产品和服务,加强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
Part two
国家发改委: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智通财经APP获悉,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会上表示,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各领域政策统筹协调配合,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资,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落实落地。统筹实施区域、双碳等重大战略,落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强化清单化闭环式抓落实,明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等,明确年度目标和实施进度要求,及时开展“回头看”,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Part Three
德法荷等欧洲多国共同宣布:目标到2035年实现电力系统脱碳
据荷兰政府12月18日声明,荷兰、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卢森堡与瑞士当日共同宣布,目标到2035年实现电力系统脱碳。这比欧盟其他国家的目标提前了5年左右。根据声明,该协议在今年由荷兰主持的五方能源论坛框架下达成。荷兰气候与能源大臣罗布·耶滕表示:“五方能源论坛参与国的发电量几乎占欧盟总量的一半。因此,迅速实现电力系统的去碳化将大大减少欧洲的碳排放量。”
Part Four
英国拟征收碳进口税,以保护该国低碳产业
英国政府周一表示,英国将从2027年起对部分产品征收新的碳进口税,以帮助保护企业免受来自气候政策不太严格的国家的廉价进口产品影响。拟议的碳边境调整机制将适用于铁、钢、铝、化肥、氢、陶瓷、玻璃和水泥行业的碳密集型产品。征收的费用将取决于进口商品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以及原产国碳价与英国碳价之间的差距。英国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其在2021年启动了碳排放交易系统,为实现这一目标,发电厂、工厂和航空公司将按吨收费。英国表示,征税将有助于降低所谓的碳泄漏风险,避免碳排放被转移到其他国家,因为有些的国家价较低甚至没有。
Part Five
国家发改委:强化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等领域安全保障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进一步加强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推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取得新成效。强化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等领域安全保障。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好能耗双控工作,加快推动节能改造,扩大可再生能源消费,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Part Six
国家发改委:加力提效用好2023年增发1万亿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 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进一步用好各类资金加强项目建设,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力提效用好2023年增发1万亿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安全能力建设等领域,进一步提高投资精准性有效性。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建立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送机制,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分级分领域持续储备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高质量项目。同时,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培育更多消费新业态新热点,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资料整理自网络,仅供行业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