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范蠡的研究逐渐成为显学。这背后有三方面深刻的原因。
第一,中国经济经历了40年的高速增长,然而随着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增长速度不可避免地放缓;未来的前景在何方,困扰着中国的企业与个人。第二,近年来企业家成为“高危行业”,企业因为触碰政治风险而遭受打击的情况频繁发生;未来,政企关系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多方智慧的合力。第三,时至今日,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他们如何传承自己的家业?或者讲得更透一点,值得传承的究竟是什么?是财富,是厂房,还是人脉,抑或是理念和价值观?
面对这些灵魂深处的痛点,中国开始从祖先的智慧中汲取营养,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古人中的楷模——集“农商政”于一身,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的——范蠡。
人们之所以学习范蠡,不仅在于他能够穿梭于政治、商业、农业之间,游刃有余,仿佛一位不倒翁;也在于他的能力与自信,曾经三度散财,三度聚财,三次白手起家,然而每次都成功地创造了一番事业;更在于他的诚信与担当,越王勾践被迫为吴王夫差做奴隶的时候,范蠡不畏艰难相随;晚年的范蠡在齐国经商,遭遇大旱的时候主动用自己的财产接济穷人,帮助穷人度过难关。
但是不得不指出,当前对范蠡的研究,往往过分拘泥于史料,而缺乏站在春秋后期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下的系统性分析。缺少了这种分析,你会发现范蠡的许多思想其实不知所云,例如他的“十一逐利”、他的“三八价格”、甚至他的六字箴言“持盈定倾节事”。
这篇文章,旨在通过历史纵向对比,与中西方横向对比,来真正揭示范蠡在当时中国环境下的特殊性与可贵性。以实现拓展范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有了这样的视角与态度,才可以真正使范蠡研究,为解决今天中国的许多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提供有益的线索。
治国奇迹
现在,许多人将范蠡的智慧框限在一些简单的经商经验中,例如将“十一逐利”(只赚取10%的利润)作为经营的教条,或者将“待乏”的思想(即夏则资皮,冬则资希,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看做“逆周期操作”——这些其实是对范蠡的稚化。
范蠡的思想穿越千年,可大可小。例如范蠡在处理政商关系方面的做法,其实折射出的今天许多庞大的企业巨头面临的困境,而他们的出路,仍然可以从范蠡的思想中寻找智慧。
其实范蠡的思想,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道法自然”——万事万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人应该做的是顺应规律,而不是与规律掰手腕,逆势强为。
举个例子,在夫椒之战后,越国几乎被吴国消灭,一穷二白。然而二十年之后,用史书上的话来说,叫做“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其实如果我们站在近现代的角度去细品这个事情,二十年时间,越国从一个战败国,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到能够消灭隔壁一个跟自己人口、技术实力、军事力量差不多,甚至比自己国家还要强大一点的邻国吴国。这是一个什么情况?不妨与近现代做个对比。
德国,在俾斯麦完成统一(1871年)到有实力向法国宣战(1914年),用了43年。德国挑战英法的欧洲秩序,最终失败了。
日本,从明治维新(以1869年明治天皇迁都东京为一个标志)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1894年),经历了25年。日本挑战清朝中国,成功了。甲午战争清朝战败。
放回到春秋时期,越国能够在20年之内,从战败国的一个烂摊子,发展到国富兵强,一鼓作气干掉了吴国。而且当时的吴国从人口、技术实力、以及兵力来讲,都比越国要高一个Level。——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把这个奇迹归结为“卧薪尝胆”,其实是对历史的稚化。这绝对不是“卧薪尝胆”能够实现的一件事情。况且当时春秋晚期,齐楚晋这三大霸权是非常强大的,对于越国这个弱小偏远的国家,如何在霸主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发展壮大——是一个很困难的政治课题。
克服困难,完成这个奇迹的,当时在越国主政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文种,一个是范蠡。
从后来范蠡离开越国之后的两次经商的经历来看,范蠡特别擅长从零到一,白手起家。而在越国主政,二十年灭吴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从零到一”,或者叫“白手起国”。
归结来看,比较重要是两件事:一是生育,二是生产。其中生育尤为重要。在农业社会,人口和土地就是一切生产力和生产资料。
勾践与范蠡被吴王夫差放归越国之后,采取了积极鼓励生育的措施。
据《国语·越语上》记载,句践下令壮年人不得娶老妇,老年人不得娶年轻妻子;女子十七岁不出嫁,男子二十岁不娶妻,他们的父母有罪受罚;妇女临产时要向政府报告,政府派医生守护,确保母子平安;生下儿子,政府奖给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儿,政府奖给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两个孩子的,政府供给粮食,一胎生三个孩子的,政府供给乳母。这套人口政策使越国人口有了很快的增长。
对于兵源,越国实施的是一户一丁的措施。也就是说每家都要贡献一个成年男子参军。越国灭吴之前人口大致达到了80到100万,按一家五口人来计算,则兵力大概在16-20万上下。所谓“三千越甲”只是一个文学性的表述。同时期吴国的兵力是25-40万。
二十年之内实现富国强兵,放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的环境下,都不得不说是奇迹。促成这个奇迹的,是范蠡的道家思想,道法自然,与民休息。这一思想,战国后期的另一位大商人吕不韦,也有类似表达。在《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话:“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者,为天子。”穿越千年,这些思想与近代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思想类似,政府应当做的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不要去干预经济。
所以,如果说越国二十年灭吴使奇迹,不如说是经济学基本规律的奇迹;而范蠡则更多的是遵从了这一规律,所以帮助越国实现了奇迹。
商人为政
把范蠡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另一位商人吕不韦对比,可以得出许多有趣的东西。如果将范蠡和吕不韦等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人,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直至两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商人,做一个集体对比,那么可以得到的东西更多,更有趣。
先说范蠡和吕不韦。
首先,范蠡和吕不韦都是商人,都很能赚钱。这不用多说了。但是在“商人”这个身份层面之上,两个人开始分道扬镳。范蠡自从帮助越王勾践成功消灭吴国之后,对政治可以说是一直退避三舍,敬而远之。相反吕不韦则利用商人的身份,参与政治,甚至是去妄图去影响政治。
在吕不韦与他父亲的一段对话中,看出了他把投资于政治和投资于土地和贸易等同起来。
耕田之利几倍?
十倍。
珠玉之赢几倍?
百倍。
立主定国之利几何?
无数。
在吕不韦看来,投资于政治,与投资于农业和贸易一样,是一项投资,是可以通过成本收益的公式去计算的。
这可以说是吕不韦的精明,也可以说是吕不韦的天真。纵观中国古代,商人与政客的合作是存在的,但是商人影响政治,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欧洲的情况呢?法国年鉴派史学家布罗代尔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反复表明了一个观点,即资本与土地贵族之间的关系,主导着欧洲近代史,也就是自文艺复兴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五六百年的时间。
欧洲陆上大国之间持续的惨烈的土地战争,使得每一个君主都陷入了巨量债务之中,因而不得不向当时的资本家族借款,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弟奇、工业革命后的罗斯柴尔德等家族,都是这样的资本家族。
欧洲近代的主权战争,虽然初期和早期是资本家族支持之下,有点代理人战争的味道;但是随着战争和冲突的升级,到20世纪,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形势已经是“总体战”——这有点像战国结果的时候秦发起的对六国的“灭国战”。这个时候任何资本都无法左右战争的发展,相反战争会摧毁大量资本。
类比春秋战国时期,情况类似。当时邯郸城的大商人吕不韦而言,支持一个落魄王孙回国,做得到;支持秦国发动对六国的战争,想都不要想。对于范蠡时期而言,越国的国力提升,最终消灭吴国,依然靠的是制度改革,而不是一家一姓的财力支持。
这大概就勾勒出了封建时代下,人类文明最复杂的两大区域——东亚和西欧——的资本与权力的关系。资本可以支持政治,甚至影响政治,但最终的大趋势是政治把资本甩掉,甚至反过来拿资本开刀。
回到范蠡。
与其说范蠡离开越国是对君臣关系的洞悉,倒不如说他是对政商关系的深刻体会。他到了齐国,勤奋经营,在蓬莱一带发展海洋经济,很快就实现了致富,也因此出了名。于是齐王让他去做相国——范蠡做了一段时间,然后很快就挂印封金。范蠡给出的理由是:久居高位不祥。
但如果我们考察对应时期的齐国历史,我们会更加清楚范蠡去齐的大背景。在当时齐国的公族之间互相残杀,普遍衰落——而齐国的卿大夫阶层正在崛起。后来发生了士大夫阶层中的“田式”推翻了齐国公族(齐僖公)的统治,取而代之,史称“田氏代齐”。后来许多国家都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例如晋国的“三家分晋”等等。因此,如果范蠡继续在齐国出任国相,则必然会卷入公族之间的斗争,甚至会被正在崛起的士大夫阶层消灭。
范蠡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中国政商博弈的历史秘密。
持盈定倾
范蠡的哲学思想,概括核心就是六个字:持盈,定倾,节事。
这三个古奥的词语,翻译到今文就是:持续增长,改革纠偏,节欲朴素。其中第三点,与范蠡身上浓郁的道家思想内核密不可分。而前两天,对于面对和处理当今中国的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范蠡所处的年代,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东西并举,思想家辈出。东方有诸子百家,儒道法墨;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而当时,儒家思想并没有一统天下成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范蠡的身上有儒道法墨综合的思想。史料中记载,范蠡的老师曾经是老子的弟子;所以范蠡也可以算是老子的在传弟子。
儒道互补的思想,使得范蠡很好地把握进退的分寸,能够适应大环境最初正确的选择。不像许多后世儒家官僚,“忠”字当头,一味冒进,最后也未必能够取得什么成就。
此外,站在长期的角度来看,只有“晓得进退”,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当今中国企业家群体来讲尤为重要。中国经济增长已经保持30年的高速增长,许多企业发展已经来到了瓶颈期。这个瓶颈不仅是自身发展的瓶颈,也是市场瓶颈,制度瓶颈,社会瓶颈,人才瓶颈,以及技术手段的瓶颈。
这样的条件下继续追求高增长就会出问题,就好比一辆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160km/h的小轿车,继续轰油门提速就会不稳。这个时候需要以退为进。《周易》讲叫做“亢龙有悔”。
2021年,两个“亢龙有悔”的行业,无疑是互联网和房地产。其中互联网遭遇行业瓶颈和社会瓶颈。行业瓶颈来讲,例如BAT之一的腾讯,其旗下即时通讯App微信的注册用户量已经超过12亿人,接近中国人口总数;刨去儿童和无法正常读写的老人以及残疾人,中国的人均微信账户数量已经超过1个。是名副其实的“国民应用App”——但是一旦达到这种数量级,它的很多投资逻辑已经悄然发生改变。
首先是增长性已经不存在,增长空间局促。甚至不是一个客观问题,而是主观问题。一方面是市场达到饱和,另一方面,可以说腾讯的流量入口极度依赖微信以致于其它新颖形式的App无法从其体系内部脱颖而出,实际上是一个对内垄断的状态。
其次是效益与公平的权衡。当一家企业的用户是全体国民的时候,这家企业必须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做出取舍。很多人会说,我有13亿的用户,那么的对每个用户收1元,我就是13亿的营收。但是当你用户数量达到13亿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可以对每个人收1元。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你要讲社会效益,要共同富裕。
这些都使得互联网企业的不论是股价还是商业模式,都在今年见顶。政策对他们从扶持支持到打压。从竭泽而渔到亢龙有悔。
房地产的逻辑就更加赤裸裸了。房价这么高,使得中国的年轻人对生活放弃了追求,躺平主义盛行,这种杀鸡取卵的发展逻辑,必然行不通。
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范蠡的“持盈”和“节事”的思想就非常宝贵了。不赚最后一个铜板,增长有节制,保持增长的持续性。
说完“持盈”和“节事”,下面说说“定倾”。
定倾,在我看来讲的是改革——也就是说,如何做到“持盈”,需要靠“定倾”——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通过改革来维持增长的可持续性。
这对于经营企业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就是一轮轮的改革,产业机构升级,才有今天的经济实力与世界地位。如果没有改革,许多企业现在还在做“三来一补”业务;保持改革精神的企业,才能够有“第二增长曲线”甚至“第三增长曲线”。
结语
范蠡研究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显学。但对范蠡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史记》、《国语》等正规史料以及《越绝书》、《吴越春秋》等野史杂闻中;鲜见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把范蠡的行为与思想,放回到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去发掘范蠡的可贵性。
如果我们不把历史人物放回到历史,那么我们就无法得到对现在有用的结论。正如目前对范蠡的思想概括,仍然停留在“十一逐利”、“三八价格”等小儿科的东西上面。这实在是对范蠡最大的误读。
所以,本文希望开启一些可能存在的新的角度,去拓展范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古为今用古生今。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