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变,空间随着时间也在变,不变的唯有真知灼见。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首页
财经
参考
ESG
公告
市场
研究
IPO
公司
周报
动态
推荐
首页 > 观察

财库局许正宇:投资绿债助推动减碳融入日常生活

来源:真灼传媒 时间:2022-04-28 16:45:06

字号

art (12).jpg


绿色零售债券正在开售。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其网上专栏“财库论”撰文,指政府致力“让双碳飞入寻常百姓家”,而要达至碳中和,需要经济全面绿色转型,包括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等,并需要极大量的资源。

 

许正宇引用“Climate Finance Markets and the Real Economy”研究报告内容,指出,全球在未来30年需要100万亿至150万亿美元的资金投入气候相关项目,方可实现将全球暖化限制在摄氏1.5度的目标。要滙聚、引导如此大量的资金,绿色金融的作用不可或缺。

 

而为配合中央人民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该局一直以多管齐下的策略发展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用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内地和香港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出贡献。在“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政府自2019年5月已成功发行合共超过70亿美元等值的政府绿色债券,深受环球投资界欢迎,多次录得超额认购。

 

其中,政府于去年11月首次发行总值50亿元的人民币绿色债券,包括3年期及5年期,为潜在发行人提供重要基准。此外,深圳市人民政府于去年10月在香港发行首只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是首次有内地市政府在境外发行债券,当中更包括绿色债券,标志着深圳和香港共同为国家力争达致双碳目标,共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该局于2021年5月推出了全新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资助合资格的债券发行人和借款人的发债支出及外部评审服务。计划推出至今已批出超过60宗申请,涵盖各类绿色和可持续债务工具,有助吸引更多债券发行人和借款人使用香港作为融资平台和所提供的专业服务,令香港绿色金融活动更趋蓬勃。

 

要将绿色金融发展得更广更深,市民大众的普及参与是重要的一环。政府于4月26日重启首批政府绿色零售债券的认购安排,发行额为150亿港元,并可按认购情况扩大至最多200亿港元。募集到的资金将拨入基本工程储备基金,为具环境效益和推动香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项目融资或再融资。零售绿债的息率与本地通胀挂钩,并设2.5厘的最低年息率,为市民提供一个回报稳定的绿色投资选择。

 

绿债投资除了为市民带来投资回报,亦推动减碳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政府每年发布《绿色债券报告》,载述政府绿色债券资金所投入的项目的详情、预期环境效益等资料,让投资者和市民大众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了解资金的用途及为环境带来的影响。举例而言,2021年的报告罗列了七个新纳入的政府工务项目,涵盖废物管理及资源回收、绿色建筑、水及废水管理、能源效益和节约能源四个类别,预期会为香港每年节省7 700万度电力、减少排放10万公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收集340万立方米食水等。对市民而言,绿色发展不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能够看到资金投入具体项目、对环保作出实际贡献,他们自然会对整个经济的绿色转型更为关注,提升社会对绿色发展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绿色金融发展亦为市场创造就业机会,吸引有志者投身相关行业。为支援香港建立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人才库,政府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中提出,推出为期三年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培训先导计划,资助金融及相关界别人士接受培训和获取相关专业资格的费用。


微信扫码 > 右上角点击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