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于网志表示,下决心将香港发展为更全面且具深度的国际金融中心,继续不断丰富本港金融市场的多元发展。除了股市外,债券、基金、保险及衍生产品等均是政府全力推动的范畴。政府又将进一步激活债市,而绿色债券以至相关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将是未来推动的重要方向。同时,离岸人民币业务也是香港未来必须继续着力发展和推动的重点工作。
陈茂波表示,香港目前是继内地和南韩之后,除日本外,债券发行量在亚洲第三大的地区。近年当局积极推动多种类和多币种债券发行,并利用税务措施,吸引更多区内机构利用香港市场发债融资。而香港作为区内的绿色及可持续金融中心,可发挥引导国际资金支持国家经济向绿色转型的重要作用,助力国家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日前本港便第二度迎来保险相连证券(Insurance-linked Securities, ILS)的发行,金额达1.5亿美元,目标为日本台风造成的行业损失提供保障。这次ILS的发行,让香港在金融服务业多元化发展的路上,再向前稳步迈进。
离岸人民币业务也是香港未来必须继续着力发展和推动的重点工作。香港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处理全球75%离岸人民币结算业务,去年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量逾七万亿人民币。在香港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超过8,000亿元,占全球离岸人民币存款约60%。
此外,国家财政部自2009年开始连续十三年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至今在港发行共2,380亿元人民币国债。中国人民银行亦建立在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常态机制,自2018年开始在香港发行人民币票据,至今在港发行共5,000亿元人民币票据。从国际大趋势来看,随着国家经济体量持续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储备方面的需求,将会不断持续增加。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将会发挥更关键的角色。
展望未来,香港会循多方向进一步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工具和渠道,以及稳妥高效的汇兑,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工具等财资服务,并且会优化相关的市场基建,让人民币更好地在离岸市场循环流动,发挥好香港作为“国内境外”的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功能,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