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华为和赛力斯的分手传闻闹得沸沸扬扬。
先是几天前,AITO官博发布的汽车海报中,右上角logo从AITO换成了华为品牌logo,宣传口径的改变,引发的一系列传闻,业界传闻华为或将主导AITO品牌。
紧接着,昨天一则消息爆出华为大量研发人员离开了赛力斯。
两者叠加,传闻愈演愈烈。股票市场当天立马给予午后大跌近5%作为回应。虽然传言出来后,双方立马出来澄清,但我们不难发现,双方的合作早已出现问题。
一、车企挣钱难
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近689万辆,同比增长93%,渗透率超25%,在各大车企不同程度提价的情况下,仍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实属不易。相比三年前才130多万的量,去年直接干到五倍,新的一年,大家对这个行业充满期待。
进入2023年的后疫情时代,国补退出,这个行业会怎么样?
工信部预测,新能源汽车销售规模将在去年的规模上保持高速增长。可1月一开局,新能源汽车销量就整体环比下滑近50%,零售销量达到33.2万辆,同比下降6.3%。
最显眼的是销冠比亚迪,虽然环比-36%,但你大哥还是你大哥,掉了这么多,还是销量破十万,销售超15万辆,远远的甩开第二名超8000量。亚军特斯拉一月率先打响降价头炮,拿下66000辆的总销量,唯一一个环比增长18%。季军理想销售15000辆,环比下滑近29%。
再看看尾部的,零跑销量暴跌,只卖了1100辆出头,环比、同比都跌超50%;极氪卖了3000辆,环比掉了超70%。岚图销量1500辆左右,环比下降10%,销量水平保持平稳。
这次事件的主角赛力斯,倒数第四,近4500辆的成绩,环比掉了超过50%。况且问界的销量还是基于降价影响的。
一月新能源车销量环比计提暴跌,着实让人担忧。虽说一月恰逢新年假期,加上退补,消费者提前卖车,透支了销量,但整体下滑的背后预示着新能源汽车今年不好过。
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毛利率,另一个是市占率。
毛利率就关系到原料价格,比如钢铁、电池、芯片等原料去年价格上涨,加上疫情封锁,运输成本也有所增加,成本上涨,整体毛利率下滑。加上补贴取消,利润空间压缩,加上特斯拉、问界、小鹏等车企先后降价,利润进一步压缩。
而提升市占率,车企除了要做产品梯队以外,还要下沉市场,而扩大产品线、打市场都是要靠资本堆积出来的。
新能源车企就是个烧钱的活,毛利普遍在10%-20%左右,大部分是越卖越亏。在这种情况下,估计赛力斯也是够呛。
二、赛力斯:华为的代工厂?
说完行业情况,咱们再来说说主角赛力斯(601127.SH)。
赛力斯前身是叫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小康股份),当时的主营业务是汽车整车及其发动机、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是微型汽车,包括微型客车、微型货车(含微卡)。
曾经和东风公司在微车领域互为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合资设立子公司东风小康。
2016年上市一个月后,立马宣布进军新能源车市场。并在美国,投入3000万美金设立SF MOTORS公司,2018年SF Motors推出两款纯电动SUV概念车SF5和SF7。翻看2018年的财报,不难看出当时公司智能电动车板块承受不小的压力。
近年来牵手华为,备受瞩目。
2021年3月赛力斯宣布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次年交付与华为联合设计的首款车型问界M5。深度嵌入华为生态系统,与华为手机、手表、手环、电脑等终端深度连接。
2022年3月刚上市的时候,确实引起消费者的热买。截止到2022年底,三个季度销售7.62万辆,几乎是碾压蔚小理,当时被称为新势力黑马。
问界汽车3月份开卖,从3000辆起步,乘胜追击一直到8月破万,随后开始走下坡路。期间起起伏伏,但整体趋势向下,涨幅也没有突破原来的高点。
一直到2023年1月份,直线下坠,销量跌回去年5月份的水平。
图片来源:搜狐
从问界产品本身来看,虽有华为光环加持,但本身产品没有明显优势,处于行业平均水平,在行业上没啥话语权。自从抱上华为大腿后,股价和人们的期待一样,一路水涨船高。
但其质量却引发不少车主吐槽。比如:智能驾驶方面,有车主表示连行业标配的激光雷达都没有安装,第二排零重力座椅,容易产生异响;有车主前部撞击之后,气囊无法弹出、A柱变形等等......
新能源汽车最难过的是售后关,比如交货后,如何处理售后服务,“保费高、维修贵”的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车主经常会焦虑的情况就是,汽车某个关键部件一旦出现问题,又不能维修,只能付费买新的情况下,售后成本狂涨。虽然这些都由车主购买的车险承担,但车险不能覆盖所有范围,一旦出现不在保单范围的情况出现,车企如何帮助车主解决这一问题,就让车主变得非常纠结。
汽车更加智能化后,它和过去的传统汽车相比,性质发生了改变,当它不再是完全的耐用品时,以上的担忧都让很多本来想买问界的人,望而却步。
销量下滑,产品力不强,业绩表现堪忧。
一月底,赛力斯发布了2022年成绩单预告,营收335-350亿元,同比增长超一倍。然而,300多亿的营收规模,扣非净利润范围在-38.5至-43亿元。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扩大约37.8%-53.9%。
赛力斯收入翻一倍,亏损增加五成,估计老板看着都心痛。
赛力斯解释亏损的原因说,①成本上升:芯片、动力电池价格上涨;②疫情:客流、市场推广、供应、物流、生产受到影响,折旧和摊销费用太高。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毛利率太低。
三、总结
和谁合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实力。在汽车行业,华为的合作案例,比如:和北汽合作全栈智能驾驶系统、鸿蒙系统智能座舱;和比亚迪合作了MDC计算平台、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长安合作了智能驾驶、电驱系统等等,和奔驰宝马、大众等的合作更是数不胜数。别忘了,赛力斯的造车基因起源于货车,转型到新能源汽车对它来说,还是新领域。
这个行业经过前几年的疯狂生长,大大小小的品牌数不过来,在退补后,真正考验车企的品牌力、产品力,考验谁能活得久。能依靠规模效应、提升技术活下去的车企,自然不担心降价。相反会有一部分车企逐渐被筛掉。
潮水褪去,谁能活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