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变,空间随着时间也在变,不变的唯有真知灼见。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首页
财经
参考
ESG
公告
市场
研究
IPO
公司
周报
动态
推荐
首页 > 观察

潘功胜:中国货币政策空间足够,工具箱依然丰富|聚焦两会

来源:真灼财经 时间:2024-03-08 19:48:13

字号

文章来源 | 财经五月花

文章链接 |潘功胜:中国货币政策空间足够,工具箱依然丰富|聚焦两会 (qq.com)

作者|唐郡

编辑张威


摘要:

潘功胜表示,将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3月6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在梅地亚中心举行。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行长潘功胜出席,就中国货币政策走向、落实五篇金融大文章、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等话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潘功胜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的空间。他特别提到,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0%,后续仍有降准空间。


在价格层面,潘功胜表示,将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健康性,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针对“五篇金融大文章”,潘功胜表示,央行将从结构性政策层面提供支持,其中包括: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扩大支持碳减排再贷款支持领域,并增加规模;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规模等。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一项新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用于支持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2022年,央行曾创设科技创新再贷款,目前该工具已到期。


此外,潘功胜表示,央行将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支持优质中资企业到境外上市、发债融资,鼓励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金融机构及其他经营主体对外投资。



01

后续仍有降准空间


“国内外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需要发挥政策合力,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潘功胜透露了对中国货币政策走向的四大考量。


在总量上,2023年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0.5个百分点,2024年2月5日,继续降准0.5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为1万亿元。


“目前,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是7%,后续仍然有降准空间。”潘功胜称。


此前,央行宣布全面降准的同时,均表示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央行未来的降准空间。


在价格上,2023年央行两次降息,并推动降低存量按揭贷款利率,引导主要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接下来,央行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我们将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健康性,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潘功胜强调。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官方价格预期目标为3%左右,与上年目标水平持平。2023年中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为0.2%,与3%左右的预期目标水平有一定差距。2024年1月,CPI增速为-0.8%。


“促进物价低位回升,货币政策仍将维持适度发力,总量政策工具空间进一步打开。”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


在结构上,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


潘功胜透露,央行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再贷款,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过去一段时间,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在复杂的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今年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有望转向,美元指数动能减弱。”潘功胜表示,“在过去的几天里,美元指数从上个礼拜的104,这两天又下降到103附近,国内外的货币政策周期差趋于收敛。”


此外,潘功胜透露,截至2024年2月,中国所有的货物贸易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占比是30%。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客观上有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利于跨境资本流动平衡和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潘功胜称。


02

结构性工具扩围提额


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近日,央行召开五篇金融大文章工作座谈会,要求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五大重点领域的资金支持,同时,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将央行再贷款优惠政策通过各金融机构精准传导到各重点领域。


3月6日的发布会现场,潘功胜进一步介绍了四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是央行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2022年4月,央行联合工信部、科技部创设科技创新再贷款,发放对象为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明确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创新企业。


截至2023年末,该项工具额度4000亿元,余额2556亿元,现已到期。


二是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的再贷款,进一步扩大支持领域,并增加规模。


2021年11月,央行联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为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部分外资金融机构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明确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减碳领域,实施期为2021年到2024年末。截至2023年末,该工具额度为8000亿元,余额5410亿元。


三是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规模。


支农再贷款自1999年起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引导其扩大涉农信贷投放,降低“三农”融资成本。支小再贷款自2014年起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引导其扩大小微、民营企业贷款投放,降低融资成本。


截至2023年末,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合计为2.61万亿元,余额2.31万亿元,均为长期性工具。2024年1月,央行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2%降到1.75%。


四是继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将相关激励政策覆盖的普惠小微贷款标准由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扩大到了不超过2000万元。


2021年12月,央行创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持对象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施期为2022年到2024年末。截至2023年末,该工具额度为800亿元,余额为526亿元。


此外,潘功胜表示,将在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筹划。以科技金融为例,科技型企业成长早期,更多需要风险投资、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介入,目前还是一个薄弱环节;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风险评估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下一步,需要着力补齐短板,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在落实层面,接下来央行将深入开展科技、绿色、中小微企业等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能力、适配性和普惠性。


03

加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亦是各界关注重点。


发布会现场,潘功胜介绍了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包括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和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方面,潘功胜表示,目前,境外投资者既可以直接的方式投资境内金融市场,也可通过“债券通”“沪深港通”等互联互通的方式投资境内金融市场。截至1月末,境外投资者在过去12个月累计净买入中国债券1.8万亿元。


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中国金融市场。同时,支持优质中资企业到境外上市、发债融资,鼓励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金融机构及其他经营主体对外投资。


二是统筹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目前,人民币是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五位外汇交易货币。“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国际使用的网络效应。”潘功胜表示。


对于香港和上海两大国际金融中心,潘功胜表示,将强化香港的国际金融资产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打造亚太地区金融科技枢纽和可持续金融中心;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持续深化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措施,支持上海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全球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


三是打造更加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包括不断提升支付服务水平,优化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安排等。


四是统筹好金融开放和安全。潘功胜提到,在全球层面,将持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


(作者为《财经》记者)

题图来源 |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版面编辑 | 李郝钰


微信扫码 > 右上角点击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