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o yo、子任
2022年香港IPO市场可谓是风雨飘摇。全球通胀“高烧不退”,美联储加息缩表步履不停,局部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大市成交量大幅下降。
在此背景下,截至2022年12月12日恒生指数由1月初的23397.67点跌至19463.63点,跌破11年均线,累跌20.21%。11月1日见史低为14687.02点。
虽然恒生指数见新低,但总体市场呈现年初表现放缓、下半年反弹的迹象。实际上,2022年(截至12月12日)港交所共有83只新股上市,新股总数比2021年减少近25%,募资总额近879.7亿港元,较去年跌约70%。从募资总额来看,港交所目前位于全球第四,仅次于上交所、深交所和纳斯达克。据毕马威中国发布的研报显示,随着今年下半年港股IPO活动复苏,港交所有望升至全球募资总额前三甲。
下半年港股IPO市场逆势回升的原因,一方面是港股收入端在疫后复苏趋势下得到改善,成本压力在边际上不再恶化,上市公司利润迎来低位回升。另一方面是天齐锂业(09696.HK)、中国中免(01880.HK)两只超大型新股相继上市,贡献了当季过半募资额。此外,直播领域巨头花房集团(03611.HK)、眼科医疗器械公司高视医疗(02407.HK)及物联网赛道领先企业濠暻科技(02440.HK)也于12月12日相继登陆港股。
截至目前,中国中免是今年以来港股“募资王”。8月25日,中国中免在港交所上市,募资金额为162.36亿港元。据统计,中国中免是2021年6月以来港交所最大规模IPO,还创下了2019年10月以来亚洲最大消费零售业IPO纪录。瑞银亚洲区股票资本市场部联席主管郭自力认为,中免IPO的配售结果是以主权基金战略投资人和全球长线基金作为主要获配机构,势必会对今年比较动荡和低迷的港股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也会对后期项目发行带来正面的影响。
新股大半首日破发,快狗打车半年跌近80%
虽然募资额大有改观,但今年来大部分新股表现不佳。截至2022年12月12日收盘,83只新股中,破发的有48只,首日破发率高达57.83%。其中零跑汽车以33.54%的首日破发率高居榜首,其次是国际永胜集团,破发率为28.79%,数科集团以27.06%的破发率居于第三。
由于今年以来港股整体市场低迷,新股市场受打击不小。恒生指数及恒生科创板指数均创历史以来新低,港股IPO首日破发率高达57.83%,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屡见不鲜。
更让投资者更到绝望的是,许多上市公司首日破发仅仅是“跌跌不休”的开始。
首日即跌去近四分之一市值的快狗打车(02246.HK),昨日收盘价仅为4.85港元/股,上市不满半年股价腰斩再腰斩,跌幅已达77.4%。
具有类似遭遇的还有零跑汽车(09863.HK),作为今年以来首日破发率最高的港股,其后续走势也曾一路下滑,最低点仅为17.5港元/股,较48港元的发行价跌去63.5%,此后股价有所回升,昨日收盘价为28.4,较发行价市值仍蒸发四成。
“迷你版”IPO流行
值得一提的是,生产超级内容的头部国剧厂牌柠萌影视,旗下有众所熟知的生活喜剧《小欢喜》、《小别离》。自22年8月10日,柠萌影视(09857.HK)在港股正式挂牌交易,发行价为27.75港元/股。8月12日,该股短暂冲高至34.35港元/股,随后陷入震荡下跌。截止12月14日前,柠萌影视股价为18.7港元/股,市值67.41亿港元。柠萌影视此次港股IPO共发行1513.93万股股份,约占其总股本的4%,这4%的比例中,近一半由基石投资者认购,进入市场流通的新股仅为总股本的约2%。如此小的发行比例,堪称“迷你IPO”。事实上柠萌影视并不是孤例,今年以来有十余家这样的公司谋求在香港上市,新股占总股本的比重都小于10%。
医疗界的明星级企业微创脑科学(02172.HK)IPO于7月15日在香港上市,总共发行了1370万股股份,也仅占总股本的2%,对应的净募资金额仅2.78亿港元。同样是7月上市的血管介入机器人公司润迈德-B(02297.HK),全球发售2380万股股份,其发行新股比例占总股本的2.04%,IPO共募集资金仅1.49亿港元。今年以来,智云健康(09955.HK)、名创优品(09896.HK)、涂鸦智能-w(02391.HK)、诺亚控股-S(06686.HK)、快狗打车(02246.HK)、美因基因(06667.HK)、玄武云(02392.HK)、瑞科生物-B(02179.HK)等新股占总股本的比重都小于10%。而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9年-2021年,港股市场上新股发行数量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均值在20%-25%左右。
事实上目前企业为避免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太多而做出这种缩小发行股比例的做法,虽然放弃了一部分上市的融资能力,但流通盘少,比较好控盘,企业上市后可以对一级市场投资人的退出诉求和资本分红率有所交代,且控盘难度较小,可以维持股价。
另一方面,缩小发行股比例也是对香港市场日渐枯竭的流动性的一种无奈回应。事实上,由于香港市场股票供给本身就很多,再加上流动性的收紧,很多公司的交易量已经被压低到极限状态,成为实质上的僵尸股。10月18日,知乎-W(02390.HK)回港已来的近半交易日的交易额不足100万元,前一个月每日换手率平均值低于0.01%,11月以来,知乎的交易量有所回升,但换手率均值依旧没有突破0.1%。
香港动作频频 市场明年展望乐观
近来,港交所与香港政府也动作频频,意图重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科技创新企业历来是资本市场追逐的对象,早年中国的科技企业往往因便利政策选择香港或美国上市,随着中国内地先后于2019年和2021年推出科创板和北交所,香港市场的政策红利不再,再加上地缘局势影响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内地科技企业选择在A股上市,甚至有多家生物医药公司放弃原有的赴港上市计划,回到A股市场的怀抱。
香港自然不想将科技企业这一重要资源拱手让人,10月19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称港交所将于明年修改主板上市规则,便利尚未盈利或业绩支持的先进技术企业融资。同日,联交所公布了有关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询文件,提议修订《上市规则》以让特专科技公司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就此征询市场意见。据悉,新规则将适用于五大特专科技行业的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及新食品及农业技术。
此外,对于虚拟资产这一热门投资领域,港府亦抱持开放和兼融的态度,正在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以规范虚拟资产交易、促进虚拟资产行业在港良性发展。香港证监会目前已给两家虚拟资产交易所、八家虚拟资产基金管理公司发放牌照。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表示:“不少虚拟资产企业也积极考虑扩大在港的营运或将业务迁回本港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港股市场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中国资产、美元定价。中国公司在港股市场中的核心地位使得港股资产其实反映的是中国的基本面,但从流动性来看,香港又是一个典型的离岸市场,外资机构在港股资产中具有更大的定价权,受到全球流动性(即美联储政策)的影响。
随着中国内地防疫政策的放开、互联网政策的靴子落地以及通胀回落背景下美联储本轮加息结束点的提前,港股自10月底的年内低点以来,情绪逐渐好转,港股启动反弹动作,至今已反弹超20%。随着基本面、政策面和流动性的改善,市场普遍对明年香港股票市场持乐观态度,预计一些超卖公司将迎来估值修复期。市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但股价终将回归价值这一规律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