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变,空间随着时间也在变,不变的唯有真知灼见。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首页
财经
观察
参考
ESG
公告
市场
研究
IPO
公司
周报
动态
首页 > 推荐

区块链技术赋能碳中和时代,推动碳资产数据化交易

来源:真灼传媒 时间:2023-04-14 17:53:31

字号

香港web3演讲: 李伟,趣链科技创始人兼 CEO


碳有很多种场景,有很多数据。核心来说碳其实就是数据,而这些数据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以前我们要把这些数据做成资产化的东西,但实事求是讲,数据是非常难以资产化的,因为以前我们讲的实物,是很容易自持化的,因为复制成本极高,或者股票,更是不可复制,买了 A 公司的股票,卖给另外一个人那我就没有了。


但数据,我有某一份数据,卖给某个人,按传统的资产的买卖方式,比如拷给他,怎么保证我没有这份数据了?数据有很多特性,复制成本极低,而且数据没有真假,从版权保护角度的来讲有正版有盗版,但其实数据你拷一份没有说你是真的或我是假的,没有真假,那怎么变成资产?


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但的确,以数据为依托,以碳作为一个切入点,我们必须把它变成资产区块链就是最核心的一个给数据确权,这个数据是谁的,发生交易了,确权流程怎样的,甚至不仅区块链的,要做隐私计算,甚至碳领域不仅要碳信用,还有方法论,怎么评估你用碳数据,把原始数据收集过来是不现实的,那怎样实现可信、可追溯、大家都认可的一个碳资产的形成?


这就需要大家共识的一个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就是要通过隐私计算 + 区块链的方式,才能变成大家共识的一个碳资产。这是以数据为依托的碳资产的形成。当然碳资产的形成、认证,包括碳交易、碳相关金融也好,从我角度讲,其实都是数据。


第一,就是 carbon credit,也就是数据为依托的,怎么形成 credit?要可信,或者希望大家形成共识,而不是说某个机构说这是数据。近期,Web3.0 festival 大家可能比较关注比特币,但大家有没有关注碳汇的资产的价格?


前段时间中国有个拍卖是 106 元 / 吨,欧洲 100 欧 / 吨。也就是说,我们看到一个巨大的资产机会,一样的数据的价格,一样碳的价格,在中国是 100 人民币,而欧洲是 100 欧,中间巨大的价格差,是同一段时间的,现在比特币 3 万,我不能确定下一步到多少钱,但同一时间,现在碳汇的价格就有汇率的差别。


但 carbon credit (信用)怎么实现中国的碳汇能得到欧洲的认可,或怎么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第二,carbon market 怎么形成一个全球的金融市场?同时,与 carbon 相关的金融怎么形成一个全球的金融的产品?这都是我们需要区块链来形成共识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价格差?为什么我们各个地方碳金融市场完全不一样?那就需要区块链形成共识。


同时,区块链可以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可以分成三个layer。


第一,carbon credit 的数据,基础的数据。


第二,碳本身相关的交易也是非常适合区块链交易模式的,需要账户,需要通过 Web3.0 的模式把 carbon credit 挂到 Web3.0 上形成资产。


再一个,要形成金融产品。这是 data 层,到了第二层,需要一些机制,碳资产的形成不是说只是检测一下到底排了多少碳,不是这么简单的,需要很多的方法论,


比如买了多少煤、用了多少电,而且电是绿电,还是火电还是水电,这些都是很复杂的,所以不是简单的一个映射,而是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去衡量你到底有多少碳排放。


所以我们需要整个机制去形成碳,同时以这个机制形成 token,包括中间套到区块链最核心的理念,smart contract,也就是说碳的方法论,其实就是一个智能合约,而智能合约可以形成以碳资产为底层资产的一个 token,那以这个 token 为核心资产,形成碳交易,碳市场,碳金融。所以以数据、智能合约和交易为依托,形成了三层的整个碳的以区块链为依托的大的生态系统。


这是碳和区块链的关系,那怎么让碳交易或碳资产更透明?

 

  • 第一,需要一些碳的数据管理系统,碳的数据。


  • 第二,交易系统。


  • 第三,需要第三方的认证,比如股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是非常标准化的,是一致的一个金融产品,但碳不一样,中国和欧洲不一样,行业不一样,碳排放 40% 来自能源行业,各种电厂、制造业、化工,八大高耗能产业都需要碳的衡量,而方法完全不一样。


所以我们需要 third party的 certification,同时需要制度,因为已经变成了一个资产,而且在上海有碳交易所,武汉有碳登记中心,整个是复杂多元参与的一个交易系统,刚好需要区块链作为一个底层的 instruct 来完成大的生态系统的循环。

 

其次,多边市场,有两个 market,碳天生是很难进行中心化交易的,因为碳的核心是数据,而数据是不可能中心化的。我们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地方说囊括了全球所有数据,哪怕全国数据,都不可能,而且数据生成源头是多元化的,可能会有 N 个 market,market 之间怎么进行交易?


必然是推动区块链的模式,也就是在 market A 可能生成了能源行业的碳数据,B 可能是通过个人谈举办亚运会,现在所有大型的会展都需要购买碳指标,现在省政府出了文件,个人自愿减排碳行为可以抵消大型展会排放,那这样一个展会才是碳中和的、绿色的。


那我们就需要多元的碳的来源来完成这些释放碳行为的中和,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多边市场。这就需要通过区块链的模式完成更多元化的市场的一个调配。

 

另外,就是碳金融,我们有 VCS,CCER 等,是很多元化的以碳为依托的,碳刚才讲是数据,但其实我们跟很多企业合作,去年中国的 5% 企业没有完成碳指标的任务,受到了罚款,所以很多企业在疯狂买碳汇,尤其中国和欧洲碳有汇率差,达到 10 倍都在买。


中间就有很多把碳市场作为金融产品进行交易的,有碳的信托机构、管理机构、交易机构,那就要基于区块链形成一个完整的更复杂的更面向去中心化的市场。包括更灵活的创新的碳金融,因为碳的更复杂,我们会有很多创新的金融产品。


我讲几个案例,前面讲的都是概念。浙江省全省 23189 个碳排放企业全部纳入了省碳资产管理系统,省里有每个高耗能企业的碳排放、碳汇的集中管理,包括碳交易,省里可以进行撮合。


这是一个省的平台,是工业区聚集的一个地方,省里的颗粒度比较粗,而每个企业有很复杂的需求,比如节能减排,排污权,还有工业互联的一些需求,整个区做了上虞区的节能减排的系统,排污权某种意义上也是排碳权的一个交易,对每个企业都有指标,以前是以每个企业为维度,超额完成了没有奖励,但如果超标了,会有处罚。


这样我们通过区块链,可以看到是没有交易所的,完全是去中心化的模式,我们把企业连在一起,如果有多余的排污指标,可以交易给超标的企业,实现整个园区的排污的达标,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负担。


第二,整个供应链上下游,有的企业原材料可能是浓硫酸,有的废品是浓硫酸,整合在一起,也是在接物降碳,废不用处理了,直接变成循环经济,产生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而基础设施全是区块链,因为这是一个区域性的、不可能交给交易所的,同时要进行交易,和碳和以碳为代表的排污权和生产废品的交易,这是基于区块链达成的,而且效果非常好。

 

浙江做的碳普惠,非常有意思。浙江「浙里办」App 有个碳相关的「浙江碳普惠」,支付宝都可以搜到,你每天节能降碳的行为,比如今天走了多少路,种了一棵树,都有碳积分,可以在商城里买东西,这些积分会形成碳汇,比如大型的展会,如果要实现碳中和,必须买碳汇,平台会采购商品,有积分的话就可以购买商品,这样形成了一个闭环经济。


每个人一年可以排碳 0.5 吨,按欧洲的价格就是 50 欧的价格,这是非常可观的,虽然每个人的碳排放量不一样,但全国有不止13的亿人,这个量非常大,可以满足很多企业碳中和的需求。


这就是通过个人的自愿减排形成碳中和和更普惠的碳金融、碳生态。


这是浙江能源集团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型的应用,因为是大型的能源企业,对碳的需求非常大,尤其到 30、60 要实现碳中和,那就需要碳的管理。


而碳是非常需要区块链做的,这是整个管理系统。



微信扫码 > 右上角点击 > 分享